Please wait a minute...

本期目录

    2018年, 第17卷, 第06期 刊出日期:2018-06-12 上一期    下一期
    专题
    慢性肾脏病血管钙化的研究进展
    吴明,林评兰,叶朝阳
    2018 (06):  361-365.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18.06.001
    摘要 ( 923 )   PDF(364KB) ( 1112 )  
    【摘要】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诱发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血管壁钙化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CKD 患者体内钙、磷水平升高,是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VSMC)钙化的关键启动和进展因素。血管钙化与骨化过程类似,是钙化促进因子和抑制因子相互平衡的复杂过程。本文综述了血管钙化的生理机制、体内体外模型的研究进展、以及血管钙化领域最新研究热点。
    计量指标
    CKD 患者骨病变及诊治进展
    李贵森
    2018 (06):  366-369.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18.06.002
    摘要 ( 825 )   PDF(440KB) ( 789 )  
    【摘要】骨病变是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异常(CKD-MBD)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骨病变的及时诊断和评估,有助于合理防治。本文对于CKD-MBD 骨病变的骨转换标志物,不同骨病变(尤其是囊性纤维性骨炎、无动力骨病和骨质疏松等)的特点进行讨论,同时对于其诊治进展进行综述。
    计量指标
    活性维生素D 及其类似物在CKD-MBD 中的应用
    周加军,张凌
    2018 (06):  370-373.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18.06.003
    摘要 ( 783 )   PDF(351KB) ( 990 )  
    【摘要】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代谢异常(chronic kidney disease-mineral and bone disorder,CKDMBD)是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主要的并发症之一,目前CKD-MBD 治疗手段主要包括:磷结合剂、活性维生素D 及其类似物、拟钙剂等药物治疗以及甲状旁腺手术治疗。其中,活性维生素D及其类似物是最为常见的治疗药物,可以降低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改善骨质疏松和高转运骨病的骨损害,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但使用不当也会导致高钙、高磷血症及加重血管钙化发展,为了更合理的使用该类药物,本文结合2017 年KDIGO 的CKD-MBD 指南更新并就活性维生素D 及其类似物在CKD-MBD的治疗进展进行介绍。
    计量指标
    临床研究
    抗炎联合低浓度碘伏封管治疗难治性腹膜炎的初步探索
    姜鸿,贾依娜西·阿扎提,吴亚琴,谭一香
    2018 (06):  374-377.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18.06.004
    摘要 ( 732 )   PDF(379KB) ( 665 )  
    【摘要】目的初步探索抗炎联合低浓度碘伏封管治疗难治性腹膜炎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近2 年内诊断明确难治性腹膜炎,符合指南拔管条件,但拒绝拔管治疗的腹膜透析患者7 例。在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腹腔内灌入整袋透析液,然后以0.9%生理盐水加碘伏按1:1 比例配置10 毫升,从外接短管入口处缓慢推入封管,30min 后引流出整袋透析液,并更换外接短管,隔日1 次进行,共3 次,后2 次不再更换外接短管,继续抗炎,总抗菌疗程为14~21 天。结果腹膜透析液培养阳性检出率85.71%,分别为大肠埃希菌3 例;麻疹孪古球菌1 例;金黄色葡萄球菌1 例;表皮葡萄球菌1 例;结果细菌培养阴性1 例。患者经过抗生素联合碘伏腹腔冲洗治疗,4 天后5 例患者腹膜透析液培养转阴,1 周后所有患者腹膜透析液白细胞总数[5.64(2.18,2.05)×109/L 比0.25(0.20,0.29)×109/L,Z=-2.666,P=0.008]、血清白细胞数目[10.50(9.73,13.82) × 109/L 比6.82(5.69,10.72) × 109/L,Z=- 2.108,P=0.035]、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9.90(77.20,92.50)%,69.80(62.10,85.70)%,Z=-2.108,P=0.035]以及C 反应蛋白[85.30(65.22,105.89)mg/L 比34.30(31.36,46.65)mg/L,Z=-2.364,P=0.018]明显下降,治疗结
    束5 例临床治愈出院,其余2 例症状未改善予以拔管。结论通过抗炎联合低浓度碘伏封管治疗难治性腹膜炎属于经济实惠的新型疗法,有一定疗效,值得进一步在经济落后、地处偏远、血液透析困难的地区推广研究。
    计量指标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25 羟维生素D 水平与其红细胞生成素低反应性的相关性研究
    郭洁,袁利,陈永华,曹凯,王锋,汪年松
    2018 (06):  378-382.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18.06.005
    摘要 ( 749 )   PDF(355KB) ( 670 )  
    【摘要】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25 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与其红细胞生成素低反应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透析中心的80 例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回顾性分析12 个月,根据25(OH)D 水平分为重度缺乏组(<5ng/ml,n=14),轻度缺乏组(5~15ng/ml,n=38),非缺乏组(>15ng/ml,n=28)。收集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及红细胞生成素使用剂量,测定各组血清25(OH)D、血红蛋白(hemoglobin,Hb)、超敏C 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 reactive protein,hs- CRP)、尿素清除指数(Kt/V)、肌酐清除率(creatinine clearance,Ccr)等指标,使用红细胞生成素抵抗指数(erythropoietin resistance index,ERI)作为评价患者对红细胞生成素反应性的指标。分析各组间ERI 的差异性,以及ERI 与25(OH)D 水平的相关性。结果全部80 例MHD 患者ERI 平均值为13.514IU/(w?kg?g?dl),其中15%的患者存在红细胞生成素抵抗。3 组患者ERI 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F=21.212,P<0.001)。Pearson 相关分析显示与ERI 呈相关性的指标有25 羟维生素D(r=- 0.633,P=0.013),血清白蛋白(r=- 0.330,P=0.003) 及hsCRP(r=0.238,P=0.032)。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校正年龄、性别、透析龄、Kt/V、全段甲状旁腺素(intact Parathyroid,iPTH)、BMI、hsCRP、血清白蛋白后,25(0H)D 缺乏与红细胞生成素低反应性有独立相关关系(HR:3.355,95% CI:0.136~43.731,P=O.016)。结论血清25(OH)D 缺乏是导致维持性血透患者促红细胞生成素低反应性的独立风险因素。
    计量指标
    优化饮食蛋白质摄入对腹膜透析患者的作用研究
    龚蓉,韩天曌,舒英,梁柱,全大勇,殷俊,肖淑心
    2018 (06):  383-387.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18.06.006
    摘要 ( 598 )   PDF(398KB) ( 655 )  
    【摘要】目的分析优化饮食蛋白质摄入对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患者营养及其相关指标的作用,探讨优质蛋白摄入率的独立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成都第二临床学院成都市三人民医院肾脏科稳定PD 治疗1 个月以上患者,优质蛋白摄入率≥50%为优化组51 例;优质蛋白摄入率<50%为非优化组41 例。比较分析两组教育模式、3 日饮食日记,饮食中蛋白质、热量、磷蛋白比值低的鸡蛋白质摄入量及摄入比,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血磷、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3,FGF23)等,计算尿素清除指数、残余肾功能、周肌酐清除率、标准蛋白分解率,多元逐步回归法分析PD 患者优质蛋白摄入率的独立相关因素。结果优化组与非优化组相比,每日蛋白摄入量[(1.09±0.41)比(0.86±0.25)g/(kg· d), t=3.097, P=0.003]、优质蛋白质量[(0.64±0.22)g/kg· d比(0.40 ± 0.11)g/(kg · d), t=6.321, P<0.001]、鸡蛋白摄入比[(8.01 ± 3.90) 比(5.80 ± 4.32)% , χ2=80.126, P=0.012]、血清白蛋白[(39.54±4.09)g/L 比(36.08±4.71)g/L,t=3.769,P<0.001]、周尿素清除指数[(1.99 ± 0.48) 比(1.76 ± 0.38),t=2.500,P =0.014]、周肌酐清除率[(62.21 ± 15.73)L 比(54.96 ± 16.01)L,t=2.176,P =0.032]、残余肾功能[2.62(0.60,3.37)ml/min 比1.52(0.44,3.00)ml/min, z=4.093, P=0.043]及接受强化微信管理[(76.47%)比(26.83%),χ2=22.574, P<0.001]更高,有统计学意义。优化组与非优化组相比血磷、血FGF23 无统计学意义[磷:t=0.646, P=0.519, FGF23:z=1.701, P=0.192]。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优质蛋白摄入量(回归系数10.589, P=0.001)、鸡蛋白摄入比(回归系数0.358, P =0.033)、血清白蛋白(回归系数0.328, P =0.031)、标准蛋白分解率(回归系数6.123, P= 0.009)、微信管理(回归系数6.380,P<0.001)、透析龄(回归系数4.54,P=0.002)是本研究中优质蛋白摄入率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常规教育PD 患者以磷/蛋白比值低的鸡蛋白为基础蛋白质摄入,并结合微信管理,进行摄入率至少50%优质蛋白质的优化饮食,可使PD 患者获得更好的血清白蛋白,不增加高磷血风险,更好保护残余肾功能,且透析更充分,优质蛋白摄入率的独立相关因素可作为指导临床实施PD优化饮食蛋白质摄入的参考依据。
    计量指标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冠状动脉钙化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江杰, 郑东文, 李仪, 周红梅, 刘国辉
    2018 (06):  388-390.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18.06.007
    摘要 ( 769 )   PDF(298KB) ( 572 )  
    【摘要】目的回顾性研究单个血液透析中心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发生转移性钙化的危险因素及心血管死亡危险因素。方法纳入340 例MHD 患者,对2008 年6 月至2017 年6 月随访9 年间发生的首要终点事件(心血管疾病死亡)及次要终点事件(MSCT 检查发现冠状动脉钙化)证据的相关因素进行COX 回归检验,分析临床终点事件的危险因素。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冠状动脉钙化的独立危险因素为透析龄(HR=1.218,95% CI 0.987~1.586,P<0.001),血清磷(HR=1.126,95% CI 0.092~2.638,P=0.005),全段甲状旁腺激素(HR=1.112,95% CI 0.806~1.132,P=0.032),与使用非含钙降磷药呈负相关(HR=0.627, 95% CI 0.223~1.164, P=0.037)。心血管因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年龄(HR=1.016, 95% CI 0.935~1.062, P=0.014),透析龄(HR=1.233, 95% CI 0.872~1.418, P<0.001),血清磷(HR=1.146, 95% CI 0.898~2.674, P=0.007),与血红蛋白(HR=0.880, 95%CI 0.806~1.203, P=0.033)呈负相关。结论透析时间越长,血清磷越高,甲状旁腺激素水平越高,MHD 患者发生冠状动脉钙化的风险越高,使用非含钙降磷药则降低冠状动脉钙化的风险。年龄越大,透析龄越长,血红蛋白越低,血清磷越高,MHD 患者发生心血管死亡的风险越大。
    计量指标
    血管通路
    自体动静脉内瘘血管超声测量对血液透析尿素清除指数评估的临床价值
    赵蕊, 张周沧, 秦燕, 杨洁, 彭彦平, 孔令新, 林越, 刘士英, 尹秀娟, 盖国清, 昶晶晶, 刘伟, 张东亮
    2018 (06):  391-396.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18.06.008
    摘要 ( 731 )   PDF(450KB) ( 639 )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测量自体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 AVF)血管对AVF 成熟及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治疗充分性的评价作用。方法对8 个HD 中心符合条件的患者进行横断面研究,超声测量前臂AVF 血管,包括AVF 侧上肢肱动脉末段(a1)、桡动脉(a2)和尺动脉起始段(a3)、AVF 吻合口上桡动脉(a4)、AVF 流出道静脉穿刺引血段(a5)等血管的内径(diameter,D)、收缩峰流速(systolic peak flow velocity,SPV)、舒张末流速(end-diastolic flow velocity,EDV)、血流量(blood flow volume,BFV),选取其中稳定HD 测算单次尿素溶质清除指数Kt/V,以Da5≥0.5cm 且BFVa5>500ml/min 为AVF 成熟,Kt/V≥1.2 为HD 治疗达标,对AVF 成熟和Kt/V 达标进行Logistic 回归分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根据Logistic 回归公式评估Kt/V 达标情况;根
    据AVF 成熟和Kt/V 达标情况,分为双达标组(组1)、AVF 成熟但Kt/V 不达标组(组2)、AVF 不成熟但Kt/V 达标组(组3),对各组间各参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8 家HD 中心入组患者324 例,AVF 成熟223 例(68.83%),HD 治疗达标310 例(95.68%),AVF 成熟的相关参数为Da2(相关系数为5.779,OR 为0.003,P=0.003),Kt/V 达标的相关参数为体质量(相关系数为-0.057,OR 为1.059,P=0.000)、有无糖尿病(相关系数为0.983,OR 为0.374,P=0.035)、和Da5(相关系数为6.137,OR 为0.002,P=0.000),Logistic 公式估算值对Kt/V 进行ROC 计算得到的曲线下面积=0.849(P=0.000,95% CI 0.784~0.914);组1 有209 例(64.5%)、组2 有14 例(4.3%)、组3 有101 例(31.2%),组2 与另两组比糖尿病比例(78.6%对组1 的40.2%,χ2=15.234,P=0.000;对组2 的35.6%,χ2=84.236,P=0.000)、身高[(173.64±8.35)cm 对组1 的(167.37±7.86)cm,P=0.003,95% CI: 2.15~10.39;对组3 的(166.10 ± 6.89)cm,P=0.001,95% CI: 3.29~11.80]、体质量[(85.04±22.19)Kg 对组1 的(66.63±10.72)Kg,P=0.000,95% CI: -24.88~11.93;对组3 的(65.31±12.37)Kg,P=0.000,95% CI: -26.41~13.03]更大、Kt/V[(1.04±0.13)对组1 的(1.31±0.28),P=0.000,95% CI:0.12~0.42;对组3 的(1.29±0.27)cm,P=0.001,95% CI: 0.101~0.406]更小,组3 的Da1~Da4 [Da1 为(0.54±0.11)cm 对(0.61±0.13)cm,P=0.000,95% CI: -0.063~0.072;Da2 为(0.41 ± 0.10)cm 对(0.48 ± 0.13)cm,P=0.000,95% CI: - 0.062~0.016;Da3 为(0.41 ± 0.09)cm 对(0.46±0.11)cm,P=0.000,95% CI: - 0.071~- 0.021;Da4 为(0.31±0.08)cm 对(0.35±0.10)cm,P =0.001,95% CI: - 0.062~- 0.016]、SPVa1[(112.01 ± 48.70)cm/s 对(129.45 ± 48.12)cm/s,P=0.003,95% CI: -28.780~-6.097]和EDVa1[(55.34±31.20)cm/s 对(69.08±43.19)cm/s,P=0.004,95% CI: -23.050~-4.415]明显小于组1,而Da5[(0.46±0.15)cm 对组1 的(0.75±0.31)cm,P=0.000,95% CI: -0.349~- 0.221;对组2 的(0.63 ± 0.26)cm,P=0.037,95% CI: - 0.311~- 0.010] 和BFVa5[(587.67 ±413.08)ml/min 对组1 的(2039.28±1550.72)ml/min,P=0.000,95% CI: -1762.72~1140.502;对组2 的(1695.37±401.58)ml/min,P=0.003,95% CI: -1839.843~-375.571]明显小于另两组。结论超声测量血管可以反映AVF 成熟情况,Da2 是AVF 成熟与否的独立影响因素,包含Da5、体质量和患DM 情况的回归公式可以估测单次HD的Kt/V 水平,AVF 成熟与Kt/V 达标存在不匹配。
    计量指标
    超声监测下不同的狭窄阈值对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通畅率影响
    黄小妹, 王银, 肖伟, 张艺, 高渤, 李晶晶, 江中涛, 叶飞, 马卫国, 钱淑萍
    2018 (06):  397-400.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18.06.009
    摘要 ( 644 )   PDF(485KB) ( 762 )  
    【摘要】目的超声监测下将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prosthetic graft,AVG)狭窄干预阈值下调,评估AVG 的次级通畅率及通路结局。方法2011 年6 月~2016 年7 月行AVG 的患者,共26例。A 组:常规干预组12 例,干预标准为显著性狭窄;B 组:下调干预组14 例,在显著性狭窄基础上执行更严格的干预阈值。观察AVG 次级通畅率,血栓事件,年干预次数,通路结局等。结果A、B 组患者基本特征、次级通畅率、血栓事件、通路狭窄部位及次级终点事件无统计学差异。而且,B 组通路干预次数明显低于A 组(0.54±0.34比0.94±0.42,t=2.720,P=0.017)。12 月、24 月及36 月2 组次级通畅率分别为100.0%比100.0%,(68.2± 15.4)%比(78.6±11.0)%,(51.1±18.7)%比(61.1±13.8)% (Log RANK X2=0.007,P=0.941)。结论超声监测下更严格的AVG 干预阈值能降低干预次数,并保持较好的AVG 次级通畅率。
    计量指标
    DSA 引导下左侧颈内静脉置管皮下隧道长度判定方法初探
    侯西彬, 杨涛, 詹申, 任树风, 王玉柱
    2018 (06):  401-404.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18.06.010
    摘要 ( 701 )   PDF(1307KB) ( 589 )  
    【摘要】目的探讨DSA(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引导下左侧颈内静脉置管判定皮下隧道长度的方法方法44 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22 例为实验组,左侧颈内静脉穿刺留置导管鞘,DSA 引导下置入血管内造影导管,使导管头端位于右心房中上部,在体外标记造影导管出导管鞘位置,撤出造影导管,测量导管进入体内的长度。根据这个长度确定带CUFF 透析导管皮下隧道长度。22 例为对照组,粗略根据体表骨性标记物确定带CUFF 透析导管皮下隧道长度。结果实验组22 例患者左侧颈内静脉置管后导管尖端均位于右心房中部或者中上部,皮下隧道无过长或过短情况发生。对照组导管尖端14 例位于心房中部或者中上部、7 例位于心房下部,1 例位于上腔静脉近心房处。所有患者术后当日或者次日透析,血流量均在250ml/min 以上。术后6 个月内,44 例患者当中3 例导管尖端明显上移,其中女性2 例,男性1 例。39 例导管尖端轻度上移,2 例无明显上移,对照组1 例CUFF 脱出更换导管。结论DSA 引导下预先置入血管内造影导管测量的方法可以较准确地确定左侧颈内静脉置管皮下隧道长度,左侧颈内静脉带CUFF导管置入术后多有管尖轻度上移现象。
    计量指标
    6F 导尿管在自体动静脉内瘘术中的应用
    徐大宇,孔祥雷,刘燕,张磊,许冬梅
    2018 (06):  405-406.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18.06.011
    摘要 ( 734 )   PDF(296KB) ( 604 )  
    【摘要】目的评价6F 导尿管在自体动静脉内瘘术(arteriovenous fistula,AVF)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 年10 月~2017 年3 月在山东大学附属千佛山医院肾脏内科行AVF 手术并应用6F 导尿管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包括38 例AVF 内瘘闭塞重建术(A 组)及20 例初次手术者(B 组)。初次手术者结扎头静脉远心端后,从静脉断端向近心端送入6F 导尿管后,向导尿管尖端球囊注入0.3~0.5ml 生理盐水,可重复扩张;AVF 重建者,向导尿管尖端球囊注入0.5~0.8ml 生理盐水(根据静脉内径调整用量),有新鲜血栓时,可将血栓一并取出,如遇狭窄,可再次导入尿管重复扩张静脉并在狭窄部位停留10s 以上并加大球囊注水量。结果A 组38 例AVF 重建术患者内瘘再通率达100%,B 组20 例患者扩张前后内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t=3.552,P<0.001)。结论6F 导尿管在AVF 术中应用方便,对细小静脉扩张效果好,对轻度狭窄病变可利用尖端球囊进行扩张,也可应用于部分取栓病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计量指标
    综述
    慢性肾脏病患者杨桃中毒的研究进展
    牛庆雨,赵慧萍
    2018 (06):  407-411.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18.06.012
    摘要 ( 737 )   PDF(351KB) ( 663 )  
    【摘要】杨桃(Star Fruit)中含有某种神经毒素,慢性肾脏病(chronic renal disease,CKD)患者食用后易出现中毒表现,死亡率高。临床表现主要为呃逆、恶心、呕吐、肢体麻木、意识障碍甚至癫痫和昏迷等神经毒性反应。近期研究发现,杨桃中的毒性物质为caramboxin,是一种脂溶性物质,有引起兴奋、惊厥和神经抑制表现的作用。针对杨桃中毒的治疗目前尚不统一,通常需要联合多种治疗,尤其是血液净化治疗。本文将就杨桃中毒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疗的研究进展做一介绍。
    计量指标
    减轻CKD 患者磷肠道负荷的重要环节——药物含磷及低磷/蛋白质比值饮食
    林丽萍,李佳梦,苏白海
    2018 (06):  412-415.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18.06.013
    摘要 ( 714 )   PDF(334KB) ( 810 )  
    【摘要】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代谢异常(chronic kidney disease-mineral and bone disorder,CKD-MBD)是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控制高磷血症为防治CKD-MBD 的关键。然而,药物作为慢性肾脏病患者磷肠道负荷的潜在来源却常常被忽视。故本文针对药物的磷含量、低磷/蛋白质比值饮食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计量指标
    高尿酸血症与慢性肾脏病关系研究进展
    刘天元,何樟秀,郝丽荣
    2018 (06):  416-419.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18.06.014
    摘要 ( 741 )   PDF(377KB) ( 705 )  
    【摘要】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和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的关系一直被广泛研究,目前的证据指向高尿酸血症作为“独立、可变更”的危险因素加剧肾脏病进展,迄今为止尚未有研究证实两者存在因果关系,明确HUA 在CKD 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成为近年来此领域的关注热点。本文将详述CKD和HUA 之间的关联,寻求控制血尿酸水平作为延缓肾脏疾病进展的一种新的治疗角度。
    计量指标
    中心管理与技术
    “肾脏专科医联体”工作模式对血液透析医疗质量的影响
    赵班,李宏彬,梁军,王海涛,陈献广,张燕京,王松岚,刘昕,毛永辉
    2018 (06):  420-423.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18.06.015
    摘要 ( 617 )   PDF(376KB) ( 605 )  
    【摘要】目的探讨北京医院肾脏专科医联体工作模式对下级医联体单位(北京东城区第一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医疗质量及费用的影响。方法选取东城区第一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2016 年1 月1日~2016 年10 月31 日前在透199 例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作为医联体前组,选取2016 年11 月1 日~2017 年8 月31 日在透181 例MHD 患者作为医联体后组。分析肾脏专科医联体工作模式运行前后10 个月下级医联体单位MHD 患者透析相关管理指标,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同期住院医疗费用的变化。结果肾脏专科医联体成立后东城区第一人民医院MHD 患者血红蛋白达标率明显提高(51.3%比70.2%, χ2=3, P<0.001)、血清铁蛋白达标率明显提高(25.1%比43.1%,χ2=14.153,P<0.001)、血钾达标率明显提高(79.4% 比87.3%,χ2=4.219,P=0.040)、全段甲状旁腺素达标率明显提高(25.6%比43.6%,χ2=13.673,P<0.001);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降(37.2%比26.5%,χ2=4.948,P=0.026);不良事件导致总住院费用明显下降(2 000 357 元比958 053 元)。结论肾脏专科医联体工作模式能够明显提高下级医联体单位MHD 患者血液透析医疗质量控制指标,明显降低MHD 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减少不良事件住院费用,全面节省医疗保险费用,充分证明肾脏专科医联体工作模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计量指标
    血液净化专科护士规范化培训的现状
    郑浩天
    2018 (06):  424-426.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18.06.016
    摘要 ( 590 )   PDF(297KB) ( 751 )  
    计量指标
    护理研究
    老年血液透析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与护理干预对策
    王颖 杨晓钰 檀敏 赵新菊 左力
    2018 (06):  427-429.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18.06.017
    摘要 ( 628 )   PDF(265KB) ( 709 )  
    计量指标
    透析查房
    硫代硫酸钠联合碳酸镧治疗严重钙化防御1 例
    陈雅,方炜,王玲,朱铭力,陆任华,倪兆慧
    2018 (06):  430-432.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18.06.018
    摘要 ( 1034 )   PDF(1596KB) ( 729 )  
    【摘要】钙化防御,也叫尿毒症性小动脉病,是一种在透析患者中罕见但威胁生命的闭塞性血管疾病。它常发生于腹部、乳房和四肢,早期可表现为硬结、斑丘疹、结节或大斑,最终成为坏死灶及疼痛溃疡,有较高死亡率。在这篇文章中,我们报道了一例患有钙化防御合并重度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我们使用了硫代硫酸钠及碳酸镧(不含钙的磷结合剂)后,患者的皮肤疼痛性溃疡便明显好转。数月后,在进行甲状旁腺切除后,患者的钙化防御未再复发,且其钙磷水平也维持在正常范围。在本病例中,硫代硫酸钠联合碳酸镧是治疗钙化防御的有效治疗手段。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