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本期目录

    2019年, 第18卷, 第04期 刊出日期:2019-04-12 上一期    下一期
    专题与讲座
    腹膜透析小分子溶质清除评估研究进展
    肖希, 余学清, 阳晓
    2019 (04):  217-219.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19.03.001
    摘要 ( 220 )   PDF(284KB) ( 556 )  
    【摘要】小分子溶质清除是腹膜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主要从其主要指标—尿素清除指数的定义、测定方法、与患者预后的相关研究及进展以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阐述。尿素清除指数被认为与患者的体质量指数、性别、能量代谢率、种族等因素相关,其对腹膜透析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作用仍存在争议。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对尿素清除指数在腹膜透析小分子溶质清除评估中的作用及其局限性进行深入分析。
    计量指标
    腹膜透析相关分枝杆菌腹膜炎的诊治
    王涵 俞雨生
    2019 (04):  220-222.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19.03.002
    摘要 ( 177 )   PDF(389KB) ( 336 )  
    【摘要】腹膜炎是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引起技术失败的重要原因。分枝杆菌相关性腹膜炎发病率虽低,但诊断困难、治疗棘手、病死率高,预后差。本文综述了由分枝杆菌引起的PD相关性腹膜炎诊断、治疗及预后。
    计量指标
    临床研究
    腹膜透析治疗36 例急性肾损伤患者的疗效分析
    孙柯, 王光腾, 梅长林
    2019 (04):  223-225.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19.03.003
    摘要 ( 160 )   PDF(351KB) ( 245 )  
    【摘要】目的探讨腹膜透析对急性肾损伤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采用腹膜透析法治疗的36例急性肾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透析前后患者血压、尿量及血液中K+、HCO3-、血肌酐、尿素氮等临床及生化指标变化,分析腹膜透析治疗急性肾损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结果本组36 例患者中治愈10 例(27.8%),继续腹膜透析7例(19.4%),死亡10例(27.8%),9例转为血液透析治疗(25%),肾功能平均2~25d恢复。经腹膜透析治疗后,迅速纠正了高钾血症、高血压及急性心力衰竭、尿毒症症状得到明显的好转,血液生化检查尿素氮由透析前平均(40.9±16.1)mmol/L 降至(20.4±8.5)mmol/L,血肌酐由透析前平均(1010.3±148.6)μmol/L 降至(435.2± 45.2)μmol/L,透析前后K+、HCO3-、Na+、Ca2+、P 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 值分别为8.613,12.783,8.05,4.445,3.487,P 值分别为0.021,0.015, 0.028, 0.037, 0.031)。结论腹膜透析对于急性肾损伤的治疗具有简单易行、操作简便、无需抗凝、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治疗费用较低等优点,值得临床一线推广。
    计量指标
    腹膜透析患者难治性腹膜炎的危险因素分析
    刘聪慧, 周晶晶, 史亚男, 蔡佳杰, 李忠心
    2019 (04):  226-229.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19.04.004
    摘要 ( 388 )   PDF(428KB) ( 1108 )  
    【摘要】目的探讨难治性腹膜炎的发病情况、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2013.1.1~2017.12.31 期间发生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peritoneal dialysis associated peritonitis,PDA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ISPD 指南中PDAP 的定义,分为难治性腹膜炎(refractory peritonitis,RP)组及非难治性腹膜炎(non-refractory peritonitis,NRP)组,对比2 组患者PDAP 时发病特点及临床资料,应用Logistic 回归法分析难治性腹膜炎的危险因素。结果101 名患者纳入本研究,发生了178 例次PDAP。其中RP 组患者40 名,发生42 例次难治性腹膜炎。①RP 组患者从症状出现至就诊时间≥1 天的比例、肠梗阻发生率、透出液白细胞计数及血清C 反应蛋白水平均较NRP组显著升高(χ2/Z 值分别为4.722,25.591,-2.270,-2.322;P 值分别为0.030,<0.001,0.023,0.020),而血清白蛋白水平较NRP 组显著降低(t=2.507,P=0.015)。②致病菌方面,与NRP 组相比,RP 组患者革兰阳性球菌感染比例较低(χ2=7.370,P=0.007),但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率较高(χ2=4.156,P=0.041)、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感染率低(χ2=10.233,P=0.001)。③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提示,C 反应蛋白及肠梗阻是难治性腹膜炎的独立危险因素(OR 值分别为1.012,14.532;P 值分别为0.004,0.002),白蛋白(OR =0.848,P=0.035)是保护性因素。结论PDAP 发生时高C 反应蛋白水平、合并肠梗阻是难治性腹膜炎的危险因素,而高白蛋白水平则为其独立保护因素。
    计量指标
    终末期肾病患者初次腹膜透析低钾发生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蒋静, 钟慧, 付平
    2019 (04):  230-233.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19.04.005
    摘要 ( 370 )   PDF(357KB) ( 784 )  
    【摘要】目的探讨初次行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 CAPD)的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低钾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1 年1 月~2016 年10 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肾脏内科初次行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 PD)置管的350 例CAPD 患者的临床数据。根据术后初次血钾水平分为低钾组(<3.5mmol/L)和非低钾组(≥3.5mmol/L)。结果  低钾组65 例(18.57%),与非低钾组相比,血清白蛋白(Z=-3.695, P<0.001)、尿量(Z=-3.413, P=0.001)水平较低,而年龄(χ2=7.627, P=0.006)、白细胞介素-6(Z=-2.832, P=0.005)、Kt/V (Z=-2.543, P=0.011)、4h 透析液与血肌酐比值(D/P Cr(4h))(Z=-2.686, P=0.007)偏高。2 组间性别(χ2=0.357, P=0.550)、血红蛋白(Z=- 0.031, P=0.975)、超滤量(Z=- 1.105, P=0.269)、透析龄(Z=- 0.041, P=
    0.96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相关分析显示:血钾水平与血清白蛋白(r=0.185,P<0.001)、尿量(r=0.136,P=0.011)呈正相关,与年龄(r=- 0.142,P=0.008)、D/P Cr(4h) (r=- 0.185,P=0.001)、透析Kt/V(r=-0.188,P<0.001)呈负相关。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β=-0.006,P=0.011)、血清白蛋白(β=0.017,P=0.013)、每周总Kt/V(β=-0.181,P=0.005)、二氧化碳结合力(β=-0.061,P<0.001)、尿量(β=0,P =0.016)是低血钾的危险因素。结论初次腹膜透析的ESRD 患者低钾发生率较高;应关注初次腹膜透析患者的血钾情况,尤其是老年及营养不良者。
    计量指标
    短时连续床旁血液滤过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评价
    田甜, 胡文炜, 刘明浩, 李雪, 杜紫千, 王瑞玲
    2019 (04):  234-237.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19.04.006
    摘要 ( 264 )   PDF(394KB) ( 853 )  
    【摘要】目的探讨短时连续床旁血液滤过治疗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 年1 月~2018 年8 月收治的21 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入院后24h、48h(血液滤过前)及第7 日(血液滤过后)患者的监测指标变化和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对比入院后24~48h 各项指标:APACHE II 评分、腹痛等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t 值分别为4.249,2.439;P 值分别为<0.001,0.019),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淀粉酶、脂肪酶、动脉血氧分压均明显下降(t/Z 值分别为3.384,-2.614,3.521,2.567;P 值分别为<0.001,0.008,0.001,0.018);C 反应蛋白明显升高(Z=-3.271,P=0.001);白细胞、尿素氮、肌酐、三酰甘油、D-二聚体等对比无明显差异。对比血液滤过前后各项指标:APACHE II 评分、腹痛等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t 值分别为11.918,8.068;P 值分别为<0.001,<0.001),C-反应蛋白、白细胞、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肌酐、淀粉酶、动脉血氧分压明显改善(t/Z 值分别为-4.845,2.093,8.037,-4.076,-2.638,-3.602,P 值分别为<0.001,0.049,<0.001,<0.001,0.008,0.001),血液滤过治疗对尿素氮、脂肪酶、三酰甘油、D-二聚体等指标改善不明显。结论采取短时床旁血液滤过疗法可以迅速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生化指标。
    计量指标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理功能和生活质量的横断面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张兰, 孙超, 程艳娇, 马迎春
    2019 (04):  237-241.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19.04.007
    摘要 ( 389 )   PDF(430KB) ( 1054 )  
    【摘要】目的评估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生理功能、生活质量评分情况,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规律血液透析超过3 个月的MHD 患者123 例,调查其生理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握力、6 分钟步行试验)及SF-36 生活质量评分。结果①生理功能:能独立完成所有日常生活活动项目的患者仅35 人(28.5%)。MHD 患者普遍存在握力下降(20.8±9.1)kg。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MHD 患者性别、年龄、透析龄、血清白蛋白水平与MHD 患者握力下降密切相关(标准化系数β值分别为0.283、-0.772、-0.096、1.544,P 值分别为<0.001、<0.001、0.022、<0.001)。MHD 患者6 分钟步行试验(six-minute walking test,6MWT)为(413.6±111.3)m,显著低于普通成年个体。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MHD 患者年龄每增加10 岁,6MWT 下降58.4m;血白蛋白每增加10g/L,6MWT 增加191.8m。②生活质量评分:MHD 患者普遍存在生活质量评分的下降,机体功能44.92±11.11、工作能力59.7±35.73、躯体疼痛74.38±19.47、一般健康状况48.38±11.41、活力57.71±10.01、社会功能66.56±21.94、情感角色41.38±35.96、精神健康36.87±7.81、SF-36 总分53.91±6.30。结论MHD 患者普遍伴随着生理功能障碍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的下降。早期关注MHD 患者的生理功能下降,及时采取康复干预,对延缓MHD 患者的功能障碍,提高生活质量评分具有重要的临床实际意义。
    计量指标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瘙痒症的现状调查研究
    陈敢, 王丽妍, 傅君舟, 刘文虎, 吴雯婷, 谢志强
    2019 (04):  242-245.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19.04.008
    摘要 ( 594 )   PDF(437KB) ( 1487 )  
    【摘要】目的了解成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皮肤瘙痒的症状特征及治疗情况。方法以广州和北京患有瘙痒症的血液透析患者为对象,调查瘙痒的症状特征、治疗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共128 例有效病例数据纳入分析。在患有瘙痒症的血液透析患者中,中度以上瘙痒占49.22%。患者瘙痒部位多见于背部(75.78%)和下肢(57.81%),并在夜间(73.44%)及冬天(62.50%)多发。46.88%的患者有明显抓痕,28.13%的患者表示因瘙痒感到焦虑。瘙痒程度随年龄增长而增强(t=2.577, P=0.011)。12.50%的患者接受针对瘙痒的治疗,治疗满意率为37.50%。结论血液透析患者瘙痒症会引起皮肤继发性损伤和自觉焦虑情绪,近半数患者瘙痒程度呈中度以上,且瘙痒程度与其年龄有关。但患者的瘙痒症治疗率非常低,且其治疗满意率也较低。
    计量指标
    基础研究
    一种改良的腹膜透析大鼠模型建立
    汪晓月, 胡威, 陈佳, 王梨名, 杜鹃, 陈客宏, 何娅妮
    2019 (04):  246-249.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19.04.009
    摘要 ( 364 )   PDF(553KB) ( 1060 )  
    【摘要】目的对传统腹膜透析模型进行改良,建立一种技术生存率高的腹膜透析大鼠模型。方法选用60 只雄性SD 大鼠,随机分为6 组。根据腹膜透析管口在腹腔内位置将其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左上腹组、右上腹组、中腹组和下腹组。左上腹组腹膜透析管管口置于左上腹胃区,右上腹组腹膜透析管管口置于右上腹肝区,中腹组腹膜透析管管口置于右中腹盲结肠区,下腹组和假手术组腹膜透析管采用传统置管方法,管口位于膀胱直肠窝附近。手术完成1 周后,左上腹组、右上腹组、中腹组和下腹组大鼠每日透析1 次,腹膜透析液20ml,留腹1h。观察腹膜透析1 周后腹膜透析技术生存率、腹膜超滤量、体质量、白蛋白和腹膜透析安全性指标(血常规和血生化)。结果腹膜透析各组大鼠第1 天腹膜透析管均通畅。腹膜透析1 周后,总体技术生存率为30.8%(12/39)。右上腹腹膜透析置管组技术生存率最高,达到80%,明显高于其余3 组(χ2=16.675,P=0.001);腹膜透析管堵塞原因以大网膜阻塞为主,占50%,下腹组腹膜透析管堵塞原因主要为大鼠睾丸附着脂肪;4 种手术方式下大鼠超滤量(F=1.812,P=0.163)无统计学差异,白蛋白(F=2.307,P=0.084)、红细胞比容(F=1.258,P=0.311)、血钾(F=1.101,P=0.376)和血钠(F=1.134,P=0.323)无明显差异。结论右上腹肝区腹膜透析置管术是一种优于传统方法的改良大鼠腹膜透析建立方法,长时腹膜透析技术生存率更高。
    计量指标
    综述
    锌延缓腹膜透析患者腹膜纤维化进程及相关机制研究
    李继翠, 李艳琼, 卢雪红
    2019 (04):  250-253.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19.04.010
    摘要 ( 396 )   PDF(321KB) ( 912 )  
    【摘要】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是治疗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替代治疗措施,甚至成为肾脏替代治疗的首选方案。然而,随着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治疗时间的延长,在非生物相容性腹膜透析液、腹膜炎、细胞因子、氧化应激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导致腹膜纤维化(peritoneal fibrosis,PF),PD 患者腹膜超滤能力将逐渐下降,最终会出现超滤衰竭(ultrafiltration failure,UFF),而腹膜纤维化是导致腹膜超滤衰竭的主要原因,是患者退出腹膜透析的主要原因。稳定的慢性PD 患者的队列中,体内锌的缺乏率较高。锌是一种重要的微量元素,在人体发挥重要作用,同时,锌也是一种抗氧化剂,具有改善微炎症状态、抗氧化应激反应及抗凋亡等作用,可以延缓腹膜纤维化的进程。本文将对国内外学者近年来对腹膜纤维化的防治所做的探索进行总结与归纳,同时也对锌防治腹膜纤维化的可能的机制进行分析。
    计量指标
    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及心理状况的研究进展
    戴美玲, 赵梅村, 黄金
    2019 (04):  254-256.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19.04.011
    摘要 ( 300 )   PDF(285KB) ( 870 )  
    【摘要】随着糖尿病发病率逐年增高,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所占的比例也日益升高。国外对于DN 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的研究较为丰富,但是国内研究较为局限。通过检索并整理国内外近年来发表的相关文献,发现对于DN 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3 个方面:自我管理水平及心理状况的现状、自我管理水平及心理状况的相关影响因素、改善自我管理水平及心理状况所实施的干预措施。本文对以上内容进行概括总结,为提高DN 血液透析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心理状况提供理论依据。
    计量指标
    血液透析患者便秘的研究现状
    陈林, 曹晓翼
    2019 (04):  257-259.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19.04.012
    摘要 ( 559 )   PDF(281KB) ( 1181 )  
    【摘要】便秘是血液透析患者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症状之一,但目前血液透析患者便秘的发病机制仍不清楚。本文通过综述便秘的定义,血液透析患者常用的便秘测评工具及其发生现状、相关因素,旨在加强临床医护人员对血液透析患者便秘症状的重视,关注患者的便秘体验,以期帮助其改善便秘所带来的困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计量指标
    血管通路
    血管通路协调员在血液透析血管通路多学科协作中的作用和对我国现状的启示
    卢文文, 曹艳佩, 杨晓莉
    2019 (04):  260-262.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19.04.0013
    摘要 ( 319 )   PDF(271KB) ( 663 )  
    【摘要】血管通路协调员(vascular access coordinator,VAC)在血液透析血管通路多学科协作中具有多重作用。本文从血管通路协调员的起源和概念、血管通路多学科综合治疗(multidisciplinary treatment,MDT)团队的组成及作用、血管通路协调员在团队中的作用以及血管通路协调员的临床贡献4个方面进行综述,为我国进行血管通路协调员的培养提供一定的借鉴。
    计量指标
    经皮球囊扩张成形术治疗慢性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闭塞
    谭丹, 于洋, 崔天蕾, 付平
    2019 (04):  263-265.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19.04.014
    摘要 ( 392 )   PDF(419KB) ( 771 )  
    【摘要】目的观察经皮球囊扩张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治疗慢性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graft,AVG)闭塞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17 年1 月~2018 年1 月因AVG 闭塞行PTA 治疗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8 例,分析技术成功率、通畅率、病变特点、并发症。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8 例患者,內瘘闭塞时间10.5(3,14)天。静脉吻合口狭窄12例,静脉流出道狭窄7 例,其中狭窄≥2 处者6 例,技术成功率94.4%,并发症发生率5.6%,1 个月、3 个月、6个月及1 年初级通畅率分别是72.2%、66.7%、55.6%和33.3%,次级通畅率分别是88.9%、83.3%、77.8%和50%。结论PTA 治疗慢性AVG 闭塞有效、安全、微创,延长了AVG 使用时间。
    计量指标
    腕部桡动脉-头静脉内瘘成形术前及早期术后超声检查的临床价值
    侯国存, 何斌, 闫永宏, 孙秀丽, 侯毅, 殷娜, 冯国徵, 陈爱珍
    2019 (04):  266-269.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19.04.015
    摘要 ( 496 )   PDF(356KB) ( 1007 )  
    【摘要】目的探讨腕部桡动脉-头静脉内瘘(radiocephalic arteriovenous fistula, RC-AVF)手术术前和术后2 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预测内瘘成熟的临床价值。方法选自2015 年10 月~2017年12 月于包头市中心医院血液透析中心行腕部RC-AVF 患者,术前和术后2 周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自体动静脉内瘘成熟的定义为可进行双针穿刺,泵控血流量>200ml/min,维持至少6 次连续血液透析治疗。结果RC-AVF 术后2 周超声检查头静脉内径(cephalic vein internal diameter,Dcv-术后)和肱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brachial artery 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br-术后)是AVF 成熟的独立危险因素(c2=48.253,P<0.001)。ROC 曲线分析示Dcv- 术后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 为0.939,4.285mm 为最佳临界值;PSVbr-术后的AUC 为0.830,134.750cm/s 为最佳临界值。结论腕部RC-AVF 术前超声检查与内瘘成熟无相关性,术后2 周超声检查显示Dcv-术后>4.285mm 是内瘘日后成熟的最佳预测指标,为临床早期干预提供重要参考。
    计量指标
    血液透析用颈内静脉临时插管专用固定装置的设计及临床应用
    李克佳, 王欢, 汤莉琴, 付月亿
    2019 (04):  270-272.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19.04.016
    摘要 ( 367 )   PDF(344KB) ( 835 )  
    【摘要】目的探讨自制专用固定装置在血液透析用颈内静脉临时插管固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110 例在航天中心医院行颈内静脉置入临时双腔血液透析导管的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纱布包裹、普通透明胶布粘贴的方法,观察组采用专用固定装置。2 周后评价导管滑脱发生率、固定导管周围皮肤整洁度、医用胶粘相关性皮肤损伤情况、患者舒适性、固定的稳定性、患者对导管固定的满意度,进行效果比较。结果观察组导管周围皮肤的清洁度优于对照组(χ2=8.419,P=0.004);患者舒适性优于对照组(χ2=4.583,P=0.032);导管固定的稳定性观察组优于对照组(χ2=9.340,P=0.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导管固定处的医用黏胶相关性皮肤损伤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86,P=0.014)。观察组患者对导管固定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63,P<0.001)。观察组导管滑脱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59,P=0.611)。结论使用专用固定装置固定颈内静脉临时血液透析导管的方法可提高患者舒适性、固定稳定性、周围皮肤清洁度,降低导管感染发生率和医用黏胶的皮肤损害,患者满意度高,适合临床使用。
    计量指标
    透析心理学
    行为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血磷达标率的影响
    王勤, 张帆, 李敏, 吕星, 石娟
    2019 (04):  273-276.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19.04.017
    摘要 ( 336 )   PDF(365KB) ( 893 )  
    【摘要】目的探讨行为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血磷达标率的影响,为临床血磷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选择乐山市人民医院透析中心患者146 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73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健康教育方法,实验组采用行为干预模式进行健康教育,应用血磷代谢知识问卷及血磷控制自我效能量表、血磷控制遵医行为量表,对2 组患者干预前、干预后6 月的血磷代谢知识水平、血磷控制自我效能和遵医行为进行问卷调查,以及血磷值、血磷达标率相比较。结果干预后6 月实验组患者血磷代谢知识得分血磷控制自我效能和遵医行为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 值分别为-9.775,-4.170,-11.679;P 值分别为<0.001,<0.001,<0.001),血磷值低于对照组(t=3.641,P<0.001),血磷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7.650,P=0.006)。结论对血液透析患者采用行为干预健康教育模式,可以控制其血磷值,提高其血磷达标率。
    计量指标
    ABC 情绪疗法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的负性情绪及营养不良的临床研究
    封蕾, 李云姝, 李萍, 陈客宏
    2019 (04):  277-280.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19.04.018
    摘要 ( 337 )   PDF(313KB) ( 842 )  
    【摘要】目的探讨艾利斯ABC 情绪疗法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的不良情绪及营养不良的效果。方法本研究纳入152 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2 组,每组各76 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采用常规护理和艾利斯ABC 情绪疗法。比较2 组的焦虑、抑郁,食欲,营养状态及患者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入组前,2 组的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acale, 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和生活质量评分均无明显差异。入组后第3 个月,实验组的SAS、SDS 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 值分别为-1.972,-1.982;P 值分别为0.049,0.039);入组后6 月和12 月,实验组的食欲量表(council on nutrition appetite questionnaire,CNAQ)评分和营养不良炎症评分(malnutrition inflammation score,MI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 值分别为1.976,1.996;P 值分别为0.041,0.021)。入组后第6 个月实验组的生活质量评分量表中躯体功生理功能、生理职能、情感职能分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 值分别为2.357,2.982,2.181;P 值分别为0.021,<0.001,0.012)。入组后第12 个月实验组的SF-36 生活质量量表中躯体功能、角色限制、躯体疼痛、健康总体自评、活力、情感角色分值以及SAS、SDS 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 值分别为2.901,-2,023,2.721,2.981,2.324,2.181,-2.935,-3.121;P 值分别为<0.001,<0.001,0.011,0.021,0.031,0.013,0.001,0.023)。结论ABC 情绪疗法能够有效改善血液透析患者负性情绪和营养状态,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计量指标
    护理研究
    基于奥马哈系统的延续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与生存质量的影响
    赵静, 薛淑枝, 罗红梅, 赵小红, 吴红娟
    2019 (04):  281-283.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19.04.019
    摘要 ( 277 )   PDF(336KB) ( 1116 )  
    【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奥马哈系统(Omaha system,OS)的延续护理模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与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 年9 月~2017 年3 月MHD 患者120 例,随机分为A 组和B 组,每组60 例,A 组给予常规的护理,B 组此基础上给予基于OS 护理模式的延续护理。结果B 组患者疾病知识掌握率明显高于A 组(P=0.043),B 组干预后3、6 月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xercise of self-care agency,ESCA)、肾病相关生存质量量表(kidney disease quality of life short form,KDQOL-SFTM)得分明显高于A 组(P 值均<0.001)。结论基于OS 的延续护理可提高MHD 患者疾病知识掌握度和自我管理能力,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计量指标
    血液净化中心管理
    血液透析工程师排除透析机水路报警的一种思路
    闫洪辉, 张永寿, 肖传虎, 赵晓辰
    2019 (04):  284-285.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19.04.020
    摘要 ( 355 )   PDF(268KB) ( 787 )  
    【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工程师根据水路流程及其流经管路内的正负压快速确定报警故障排查区间的一种思路的可行性。方法通过透析机温度报警、电导度报警等不同报警实例的处置验证血液透析工程师诊断思路的可行性。结果实例1:温度报警按照血液透析工程师的思路都很快找到并排除两处故障点,避免了遗漏安全隐患;实例2:电导度报警虽然有两项参数异常,通过排查发现只有温度传感器漂移,故障全部排除。结论依据水路流程及其流经管路内的正负压诊断故障点的思路是有效而且严密的诊断思路。
    计量指标
    透析查房
    3 例终末期肾病患者合并结核感染的病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张兰, 马迎春
    2019 (04):  286-288.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19.04.021
    摘要 ( 374 )   PDF(407KB) ( 725 )  
    【摘要】目的通过3 例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合并结核杆菌感染的病例,探讨ESRD 患者结核杆菌感染的不典型性、诊治线索以及治疗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3 例ESRD 患者合并结核感染病例的临床表现、诊治思路、治疗结局,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1 例患者因高龄、合并症多、确诊时间晚,最终死亡;1 例经试验性抗结核治疗后症状好转,病情平稳;1 例患者高度疑诊结核性腹膜炎,抗生素腹腔用药5 天无效,拔除腹膜透析管后转为血液透析,同时抗结核治疗1 年,病情平稳。结论ESRD 患者并发结核杆菌感染,临床症状多不典型且以肺外结核多见,如怀疑合并结核杆菌感染,可在密切观察相关药物副作用的前提下,尽早行试验性抗结核治疗,以免延误诊断和治疗时机,导致不良预后。
    计量指标
    血液滤过吸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