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本期目录

    2005年, 第4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05-02-12 上一期    下一期
    专家笔谈
    应重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认识
    陈香美 张 冬
    2005 (2):  59-61. 
    摘要 ( 314 )   HTML ( 0 )   PDF(3009KB) ( 187 )  
    计量指标
    论著
    血液透析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营养状况及心室结构的相关研究
    张 冬 陈香美 申力军 魏日胞 张 利 谢院生 刘述文
    2005 (2):  62-64. 
    摘要 ( 593 )   HTML ( 0 )   PDF(2432KB) ( 180 )  

    目的 评价维持性血液透析( MHD)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营养状况及心室结 构改变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在我院血液透析中心治疗的MHD患者72例,所有患者均稳定透析3个月以上,以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其透析前空腹hs-CRP,同时测定所有患者透析前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F)、甘油三酯(TG)及总胆固醇(T-Ch),透析后采血测定血浆尿素和下次透析前尿素,计算尿素清除指数(Kt/V)、蛋白分解率(nPCR)及体重指数(BMI),并用二维彩色超声心动图测定心脏左心房前后径(LAD)、左心室前后径(LVD)、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根据hs-CRP水平分为升高组(hs-CRP≥3mg/L)及正常组(hs-CRP<3mg/L),分别观察hs-CRP与血清营养指标及心室结构之间的关系。 结果 升高组Hb、Alb、PA、TF均低于正常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 <0.05),而升高组心室结构指标 LAD、LVD、IVST、LVPWT, 均大于正常组, 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 < 0.05)。血 hs-CRP水平与Hb、Alb、PA、TF呈显著负相关,与LAD、LVD、LVPWT呈正相关。 结论 超敏C-反应蛋白作为慢性炎症反应状态最具代表性的标志之一,可以反映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并可以用来评价心室结构情况。

    计量指标
    老年血液透析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与营养状态及贫血的关系
    曹礼应 余月明 郭 虹 段 建 王柏青 余开慧 卓红爱
    2005 (2):  65-66. 
    摘要 ( 563 )   HTML ( 0 )   PDF(2550KB) ( 196 )  

    目的 探讨老年持续性血液透析患者C-反应蛋白(CRP)与营养状态及贫血的关系。方法 26例老年及同期27例年轻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于透析日空腹采血测定红细胞数(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积(Hct)、转铁蛋白(TF)以及血浆白蛋白(Alb)、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和CRP;测定患者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上臂围(AC)、上臂肌围(AMC)等。 结果 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TSF、AC、AMC、RBC、Hgb、Hct、TF、BUN、SCr、Alb均显著低于年轻组患者,而CRP水平显著高于年轻组患者;老年患者CRP与Hgb、Hct、Alb呈显著负相关( P<0.01,P<0.01,P<0.05)。 结论 老年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较年轻组患者差,贫血及低蛋白血症严重,贫血、营养不良与炎症反应有一定的关系。

    计量指标
    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C-反应蛋白变化及临床意义
    李全瑞 郭增玉 陈秉良 冯 明 张 沛
    2005 (2):  67-69. 
    摘要 ( 623 )   HTML ( 0 )   PDF(2643KB) ( 195 )  

    目的 探讨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C-反应蛋白的改变及相关临床意义。方法 抽取21 例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液透析前和血液透析后的C-反应蛋白(CRP)、血肌酐(SCr)、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及18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前CRP正常与异常组之间ALB、Hb 差异有显著性( P<0.05),透析后 CRP水平升高、血液透析前与血液透析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5),且血液透析后患者 CRP与其ALB、Hb显著负相关( P<0.05)。结论 CRP 升高发生炎症反应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贫血中起重要作用,且CRP升高发生炎症反应与血液透析本身的因素及个体因素如感染、营养状况等相关。

    计量指标
    肺炎衣原体的持续感染与尿毒症C-反应蛋白的关系
    解汝娟 陆 红 刘睿禅
    2005 (2):  70-72. 
    摘要 ( 539 )   HTML ( 0 )   PDF(2654KB) ( 246 )  

    目的 探讨肺炎衣原体( Cpn)持续感染与尿毒症患者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关系。方法 定量 检测了50名尿毒症患者外周血清C-反应蛋白,同时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中的肺炎衣原体DNA。结果 ①在尿毒症非透析患者及血液透析患者中,都有不同比例的C-反应蛋白水平的升高;②尿毒症非透析治疗和血液透析治疗患者中,均有不同比例的患者其外周血单核细胞中的肺炎衣原体DNA为阳性; ③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组肺炎衣原体DNA阳性率高于 C-反应蛋白水平正常组, 其差异显著(P <0.005)。 结论 尿毒症患者 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可能与肺炎衣原体持续感染有关。

    计量指标
    连续性血液净化阻断SARS发病早期病情进展的初步研究
    陈 煜 段钟平 李德新 朱彦涛 李 颖 郭会敏 张爱东 赵 军
    2005 (2):  73-76. 
    摘要 ( 516 )   HTML ( 0 )   PDF(3239KB) ( 221 )  

    目的 快速进展的重症患者是SARS死亡的主要原因。本研究旨在借助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 探讨阻断SARS病情进展及重症化、降低病死率的新的治疗方法。方法 3例急性期SARS患者进行了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F)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心率、呼吸、平均动脉压、血气分析及胸部病灶影像学变化。留取血清和滤液标本进行细胞因子测定。结果 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和心率、呼吸、平均动脉压等指标改善,胸片及CT示肺部炎症浸润迅速吸收,病程明显缩短。随血液滤过的进行,患者血清IL-1β、IL-2、IL-6、IL-10、TNF-a等细胞因子水平进行性下降。结论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可有效控制SARS患者早期存在的系统性炎性反应综合症(SIRS)状态,阻断病情进展,可能是减少SARS重症化、降低病死率的有效手段和方法。

    计量指标
    左旋肉碱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孙倩美 沈 洋 彭立人
    2005 (2):  77-78. 
    摘要 ( 603 )   HTML ( 0 )   PDF(1659KB) ( 209 )  

    目的 观察左旋肉碱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方法 选择尿毒症维持 血液透析患者40例,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20例、对照组20例,治疗组于每次透析后静脉注射左旋肉碱1.0g,对照组静脉注射5ml生理盐水 ,疗程共12周。另设正常对照组10例。用空腹血糖与空腹胰岛素浓度乘积的倒数即胰岛素敏感指数(ISI)作为胰岛素敏感指标。采用放免法测定胰岛素水平。常规方法检测总胆固醇、甘油三脂等指标。结果 治疗组肉碱治疗12周后患者ISI较治疗前显著提高( P<0.05)。对照组 ISI无显著性变化。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存在IR现象,左旋肉碱能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IR。

    计量指标
    血液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浆组织因子、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活性的影响
    黄 雯 徐丽平 翟艳苓
    2005 (2):  79-82. 
    摘要 ( 585 )   HTML ( 0 )   PDF(3222KB) ( 187 )  

    目的 观察血液透析过程对维持性血液透析 (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MHD)患者血浆中组织因 子(tissue factor,TF)及其调节物-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issue factor pathway inhibitor,TFPI)活性的影响。方法 应用发色底物法检测了43名慢性肾衰竭患者的血浆组织因子、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活性,其中20例为未进行血液透析的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 ESRD)患者(肾衰竭组),23例为慢性MHD患者在一次透析开始前(透析前组)和透析结束时(透析后组)的血浆TF、TFPI活性指标。同时观察透析过程中肝素对血浆TF、TFPI活性的影响。并对23名健康自愿者(正常对照组)进行了血浆TF、TFPI活性的测定。结果 ①TF活性在肾衰竭组和透析前组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分别为[(1.1790±0.2937)nm vs (0.3055 ± 0.1901)nm;(0.8848±0.5461)nm vs (0.3055± 0.1901)nm, (P均<0.01)];肾衰竭组高于透析前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 TFPI活性在透析前组和肾衰竭组均较对照组轻度升高,且肾衰竭组TFPI活性低于透析前组, 但 P均>0.05, 无统计学意义; ③一次透析过程中, 透析后组 TFPI 活性明显高于透析前组 [(2.1105±1.3637)u/ml vs (1.3347 ± 0.8419)u/ml, (P<0.05)]。透析后 TF活性较透析前降低 [(0.6816 ± 0.3798)nm vs (0.8848±0.5461)nm,( P=0.071)];④ MHD患者透析前后TFPI活性差值与透析过程中使用的肝素量有直线相关性(R2=0.190, P<0.05)。但透析前后 TF活性差值与肝素量无相关;⑤肾脏病患者TF活性与TFPI活性有直线负相关性(r=-0.263, P<0.05)。结论 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有血浆 TF活性的明显升高和TFPI活性的轻度升高。MHD患者的TF活性低于未透析的尿毒症患者,而TFPI活性则有所升高,这种变化在透析结束时更为明显。透析前、后血浆TFPI活性的差值与透析过程中的肝素用量成正相关。提示外源性凝血系统的异常在肾功能不全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血液透析及透析过程中的某些因素(如肝素)对这种凝血异常的纠正有一定的作用。

    计量指标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多器官功能衰竭与Th1/Th2失衡的临床研究
    彭侃夫 吴雄飞  赵洪雯  王军霞  吴 亿  赵笑兰
    2005 (2):  83-85. 
    摘要 ( 597 )   HTML ( 0 )   PDF(2604KB) ( 216 )  
    目的 研究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 CBP)对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Th1/Th2失衡的影响。方法 28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行CBP治疗。采用中心静脉留置单针双腔导管建立血管通路,采用Prisma连续性血液净化系统、以及配套的M60管路和血滤器AN69(PAN膜,2.0cm2)进行前稀释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VVHDF)。治疗前及治疗后24h,48h,72h采血检测Th1/Th2。结果 22例患者肾功能均恢复正常。在CBP治疗开始后24h血Th1/Th2比值逐渐上升,48h下降有显著差异,72h接近正常。24h与开始前比较,72h与24h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CBP治疗可能可平衡Th1/Th2。
    计量指标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分析
    姚 峥 贾 强
    2005 (2):  86-88. 
    摘要 ( 534 )   HTML ( 0 )   PDF(2588KB) ( 209 )  

    目的 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研究对象为4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20例肾功能正常的心血管疾病患者。血液透析患者分心血管疾病组15例和非心血管疾病组27例。测量每位研究对象血压,计算体重指数(BMI),检测血肌酐(SCr)、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胆固醇(TCH)、血红蛋白 (Hb)和铁蛋白(Ferritin)。结果 肾功能正常的心血管疾病组BMI、Alb、PA、TCH和Hb明显高于血液透析患者(P<0.01), Ferritin水平明显低于血液透析患者 (P<0.01)。血液透析心血管疾病组和非心血管疾病组比较,前者 BMI、SCr(透析前)、Alb、PA、TCH和Hb明显低于后者( P<0.01),前者 Ferritin水平、收缩压>160mmHg(1mmHg=0.133kpa)和<110mmHg的比例明显高于后者( P<0.01)。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可能包括低体重指数、透析前血肌酐水平降低、低(前)白蛋白血症、低胆固醇血症、低血红蛋白、高铁蛋白血症、收缩压过高或过低。

    计量指标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颈动脉硬化及相关因素分析
    刘 虹 彭佑铭 高 雷 刘伏友 刘映红
    2005 (2):  89-92. 
    摘要 ( 627 )   HTML ( 0 )   PDF(4222KB) ( 195 )  
    目的 研究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颈动脉硬化程度及相关因素分析。方法 收集13 例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及13例配对对照者性别、年龄、体重、身高、BMI及病程等一般临床资料;抽前臂静脉血查血红蛋白(Hb)、尿素氮(BUN)、肌酐(SCr)、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C-反应蛋白(CRP)、血浆纤维蛋白原、补体C3、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及脂蛋白(a)[Lp (a)];彩色B型超声仪观测双侧颈总动脉、颈动脉分叉处及颈内动脉的解剖及血流动力学,包括斑块、最大[(Maximum Velocity,V(max)]和最小血流速度[(Minimum Velocity,V(min)](即收缩期和舒张期峰值血流速度),血管内皮厚度(即内膜-中膜厚度,IMT),阻力指数(RI)。结果 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组与对照组比较收缩压、舒张压和CRP均显著增高( P<0.01); Hb显著降低( P<0.05); Alb和PA显著降低 (P<0.01)。原发疾病为高血压的患者 CRP较原发疾病为慢性肾炎患者显著升高 ( P<0.01)。 高血压组斑块发生率明显增高 (P < 0.01)。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组平均 IMT、最大IMT、V(min)、RI、斑块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增高( P<0.01)。斑块阴性组、阳性组患者间年龄、收缩压、 Alb、PA、LP(a)和CRP差异有显著性( P<0.05)。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组 CRP和PA呈负相关,(r=0.676, P<0.05)。 Lp(a)与最大IMT呈正相关,(r=0.714, P<0.01)。结论 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明显高于配对对照组。
    计量指标
    肾性贫血与氧化应激的关系
    赵素梅 彭立人
    2005 (2):  93-95. 
    摘要 ( 605 )   HTML ( 0 )   PDF(2797KB) ( 202 )  

    目的 探讨肾性贫血与氧化应激的关系。 方法 慢性肾功能不全(CRF)患者68例,排除原发 病为糖尿病肾病患者,实验阶段未患感染性疾病,实验前未接受过正规治疗,根据其血红蛋白(Hb)数值分为2组。第1组33人,HB>90g/L,男18例,女15例,年龄38~71岁;第2组35人,男16例,女19例,年龄21~71岁,HB≤90g/L,则定患者血脂质过氧化物(L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血清白蛋白(ALB)及尿素氮(BUN)、肌酐(SCr)水平;测定用促红细胞生成素、铁剂、VitE和VitC治疗后第2组患者血LPO、SOD水平。结果 第1组血LPO水平明显低于第2组, P<0.05; SOD水平明显高于第2组, P<0.05,第1组血 ALB、胆固醇水平明显高于第2组, P<0.05,血甘油三酯及血小板水平第1组也高于第2组,但无显著差异。第2组治疗前后血 LPO、SOD水平具有显著差异。血红蛋白与LPO成负相关;与SOD成正相关。结论 红细胞内含有高效的自由基清除剂,故肾性贫血时由于SOD减少,可加重氧化应激,导致LPO产生增多;提高血红蛋白并给予抗氧化剂治疗后氧化应激可得到改善。

    计量指标
    人工肝
    树脂吸附血液灌流器治疗肝性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观察
    王堂明 邱 波
    2005 (2):  96-97. 
    摘要 ( 544 )   HTML ( 0 )   PDF(2437KB) ( 219 )  

    目的 观察用丽珠HA型树脂吸附血液灌流器行血液灌流( HP)治疗肝性高胆红素(TBil≥171 μmol/L)血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肝性高胆红素血症患者48例,观察血液灌流治疗前后的 胆红素变化情况,评价灌流术的安全性。结果 血液灌流术后TBil较术前明显下降,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 P<0.01);血液灌流术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4%(主要是血压下降20.83%,恶心/呕吐16.67%)。结论 树脂吸附血液灌流器治疗肝性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有较满意疗效和较好安全性,可明显改善症状及缩短平均住院时间。

    计量指标
    论著摘要
    72例终末期肾衰竭患者C-反应蛋白的临床分析
    郭宗琳
    2005 (2):  98-99. 
    摘要 ( 729 )   HTML ( 0 )   PDF(1601KB) ( 179 )  
    计量指标
    综述
    血浆净化疗法在Guillain-Barre综合征中的应用
    傅芳婷 综述 张 凌 审校
    2005 (2):  100-102. 
    摘要 ( 422 )   HTML ( 0 )   PDF(2856KB) ( 181 )  
    计量指标
    血液净化相关产品与技术
    临时性和长期性双腔导管远期并发症的探讨
    张浩东
    2005 (2):  103-103. 
    摘要 ( 408 )   HTML ( 0 )   PDF(1778KB) ( 175 )  
    计量指标
    血液透析、血液灌流治疗急性毒蕈中毒并发多脏器衰竭疗效分析
    贾乐文 杭宏东 秦风琦 林洪丽 王可平
    2005 (2):  104-105. 
    摘要 ( 375 )   HTML ( 0 )   PDF(1752KB) ( 200 )  
    计量指标
    血液灌流在抢救重症地高辛中毒中的应用
    王军升 张 英
    2005 (2):  106-106. 
    摘要 ( 412 )   HTML ( 0 )   PDF(959KB) ( 154 )  
    计量指标
    血液灌流在中毒治疗中的临床观察
    袁 峰 张旭红 张培娜 朱 静 王春莲 张俊琴 张文博
    2005 (2):  107-107. 
    摘要 ( 365 )   HTML ( 0 )   PDF(836KB) ( 160 )  
    计量指标
    285例次颈内静脉留置双腔导管及其在血液净化中的应用体会
    高荷玲 谢 艳 王建华 吴 艳
    2005 (2):  108-109. 
    摘要 ( 391 )   HTML ( 0 )   PDF(1764KB) ( 167 )  
    计量指标
    血液净化中心管理与技术
    高危出血肾衰竭患者血液透析应用枸橼酸盐抗凝血液透析液的安全性评估
    桂保松 宁 宁 桂 琳 王亮琪 吕 星 周 琳 郭蕊军
    2005 (2):  110-112. 
    摘要 ( 408 )   HTML ( 0 )   PDF(2832KB) ( 194 )  
    计量指标
    局部湿敷利多卡因减轻血液透析患者动脉直穿疼痛的临床观察
    宋风梅 张宝梅
    2005 (2):  113-113. 
    摘要 ( 373 )   HTML ( 0 )   PDF(893KB) ( 173 )  
    计量指标
    动静脉内瘘的临床护理
    李兰英 廖明霞 田建淑 王金霞
    2005 (2):  114-116. 
    摘要 ( 384 )   HTML ( 0 )   PDF(3007KB) ( 175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