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排行

    一年内发表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 最近1个月下载排行 | 最近1年下载排行

    当前位置: 三年内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中国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钾血症管理指南
    中国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钾血症管理指南工作组
    中国血液净化    2022, 21 (增刊): 1-16.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2.S.001
    摘要2441)      PDF(pc) (905KB)(4181)    收藏
    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治疗是一种挽救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生命和维持生命的方法。2016年我国透析患者约57.8万名。据报道,至2020年底,我国仅HD患者已增至69万余例。高钾血症是慢性肾脏病患者临床常见的并发症,与患者肾功能减退密切相关。随着肾小球滤过率逐渐下降,患者肾脏排泄钾离子的能力下降,高钾血症的发生风险增加。即使是已经进入维持性透析治疗,仍有较高比例的ESRD患者发生或反复发生高钾血症。高钾血症是透析患者出现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表明高钾血症导致ESRD患者的死亡风险是冠状动脉疾病患者的2倍。此外,HD治疗本身的非生理性特点,也会导致治疗过程中患者体内血钾浓度发生大幅度波动,可能增加患者心律失常,甚至恶性心律失常的风险。因此,加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高钾血症的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然而,当前国内外尚无聚焦于MHD患者高钾血症管理的指导性意见。因此,本指南工作组成员基于现有的相关指南性和共识性的推荐,结合中国血液透析的临床实践,撰写了《中国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钾血症管理指南》。指南系统的介绍了MHD患者高钾血症的高危因素、诊断分层、检测治疗、透析处方制定、达标范围、合并用药等内容,体现了MHD患者高钾血症管理的新趋势、新观点,以期对临床医生更好地管理HD患者的高钾血症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铁剂在慢性肾脏病贫血患者中应用的临床实践指南
    《铁剂在慢性肾脏病贫血患者中应用的临床实践指南》编写委员会
    中国血液净化    2022, 21 (增刊): 17-40.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2.S.002
    摘要1249)      PDF(pc) (1508KB)(3921)    收藏
    我国慢性肾脏病贫血患者存在铁缺乏患病率高、诊断不足、铁代谢指标达标率低、监测手段及治疗不规范等问题。基于当前诊疗现状,本指南由肾脏病、血液净化、血液病、药学、公共卫生、统计学专家组成的指南编写委员会共同编写,结合循证医学证据及临床使用经验,系统介绍了慢性肾脏病患者铁缺乏的诊断与鉴别诊断、铁状态的目标与铁剂治疗的时机、铁剂的选择与应用,以及铁剂在合并几种特殊情况时的应用等。目的在于指导、规范铁剂在慢性肾脏病贫血患者中的应用,提高临床诊疗水平。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全国非透析慢性肾脏病患者贫血风险调查研究(INSIGHT研究)
    全国慢性非透析肾脏病患者贫血调研工作组
    中国血液净化    2022, 21 (增刊): 53-69.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2.S.004
    摘要351)      PDF(pc) (609KB)(1283)    收藏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而贫血是CKD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可增加肾功能恶化风险、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率。为了解我国非透析慢性肾脏病(non-dialysis dependent chronic kidney disease,NDD-CKD)贫血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以及诊疗现状,通过对我国142座城市的1631名肾脏科医师进行问卷调研(问卷内容包括肾性贫血的发病机制与风险、NDD-CKD贫血的管理现状、临床医师贫血诊疗习惯),对现有肾性贫血治疗药物进行评价,了解肾性贫血领域热点及亟待解决的临床问题,以推进我国肾性贫血诊疗水平的全面提升。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Ferrostatin-1在高糖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铁死亡中的作用
    吴子瑜 林 艳 梁媛琦 郭太林
    中国血液净化    2023, 22 (09): 679-684.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3.09.010
    摘要227)      PDF(pc) (774KB)(1274)    收藏
    目的 探讨Ferrostatin-1(Fer-1)在高糖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铁死亡中的作用。 方法  ①24只DBA/2J小鼠被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Fer-1干预组、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模型组、DM+Fer-1干预组,每组6只。根据小鼠体质量,连续5天以40 mg/kg新鲜制备的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DBA/2J小鼠以构建DM小鼠模型。Fer-1干预组及DM+Fer-1干预组在造模后每天予腹腔注射Fer-1(2.5 μmol/kg),对照组及DM组予等体积生理盐水腹腔注射,连续12周。通过Western印迹法评估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lutathione peroxidase 4,GPX4)和轻链亚基(solute carrier family 7 A11,SLC7A11)蛋白的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检测肾脏组织内GPX4蛋白的表达定位情况。②用高糖(30 mmmol/L)刺激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uman proximal tubular epithelial cells,HK-2),采用浓度200 nm的Fer-1干预细胞, Western印迹及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的铁死亡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 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DM模型组小鼠肾脏组织的铁(Fe2+)、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上调,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含量降低(t=35.073、15.732、4.954;均P<0.001),铁死亡相关标志物GPX4和SLC7A11蛋白表达量上调(t=12.432、5.484;P=0.006、0.003)。与DM模型组相比,DM+Fer-1干预组小鼠肾脏组织的Fe2+、MDA含量降低,GSH含量增加(t=14.503、4.675、7.124;均P<0.001),铁死亡相关标志物GPX4和SLC7A11的蛋白表达水平上调(t=4.573、27.942;P=0.039、P<0.001)。高糖可诱导体外培养的HK-2细胞铁死亡相关蛋白GPX4和SLC7A11表达减少(t=12.433、7.716;P=0.006、0.019),使用Fer-1可显著增加GPX4和SLC7A11的蛋白表达水平(t=5.136、5.043;P=0.036、0.037)。 结论 高糖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出现铁死亡,抑制铁死亡可能是防治糖尿病肾脏病进展的新策略。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运动康复的循证实践
    张 旋 郭月月 周扣香 陈婷婷 薄祥敏 刘胜凤
    中国血液净化    2023, 22 (06): 472-476.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3.06.016
    摘要259)      PDF(pc) (449KB)(1267)    收藏
    目的 基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运动康复的证据,实施循证实践,并验证其在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机体功能、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中的作用。 方法 基于证据的持续质量改善模型为研究框架,于2021年1月~12月通过证据获取、现状审查、证据引入,构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运动康复的循证方案;选取2022年1月~3月在江苏省中医院肾内科住院且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比较运动干预后2组患者肌肉质量、肌肉力量、6分钟步行试验、生活质量指标的差异,同时比较循证实践前后医务人员对运动康复证据的知晓率变化。 结果 最终纳入9条证据,共7条审查指标。运动干预后,试验组较对照组患者肌肉质量提高(t=-3.302,P<0.01)、肌肉力量提升(t=-2.825,P<0.001)、6分钟步行增加(t=-5.529,P<0.001);试验组健康调查简表各维度总分均较对照组提高 (P<0.05);循证实践前后医护人员运动康复证据的知晓率提高40.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结论 基于证据的运动康复循证实践能够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机体功能、运动耐力,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尿毒症毒素新分类解读
    李超, 韦洮
    中国血液净化    2023, 22 (11): 801-805,815.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3.11.001
    摘要429)      PDF(pc) (521KB)(1179)    收藏
    尿毒症毒素的滞留及产生增多会引发一系列尿毒症症状,对全身多系统产生影响,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和高死亡率。2003年欧洲尿毒症毒素(the European Uremic Toxin,EUTox)工作组根据尿毒症毒素的物理化学特性将其分为水溶性小分子化合物、蛋白结合型化合物、中分子化合物三类。随着对尿毒症溶质的新认识、来源的新数据和血液透析方法及膜材料的进展,既往的分类已经不能完全适应血液净化领域的新进展。因此,2020年11月—12月Claudio R作为大会主席召开了一次专家会议并编写了一份专家共识,提出了对尿毒症毒素定义及分类的新见解。本文详述了专家组关于尿毒症毒素的新定义及更具临床导向性的新分类的共识建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中国慢性肾脏病非透析患者高磷血症诊治现状
    隋 准 左 力
    中国血液净化    2022, 21 (增刊): 41-52.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2.S.003
    摘要249)      PDF(pc) (1025KB)(1136)    收藏
    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异常是慢性肾脏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也是慢性肾脏病综合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到目前为止,我国尚缺乏对于肾内科医师关于高磷血症认知的调查,通过对近600名肾脏内科专科医师的调查,发现目前我国肾脏内科专科医师对于高磷血症的发生及危害的认识尚有不足和欠缺,对于高磷血症防治的某些认知(如血管钙化的监测)与治疗也需要进一步加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 人工智能应用于血液透析的研究趋势:基于VOSviewer的可视化分析
    刘佳丽 胡申玲 周佩如 莫鸿强 黄洁微 胡 波
    中国血液净化    2023, 22 (08): 633-637.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3.08.015
    摘要471)      PDF(pc) (907KB)(1105)    收藏
    目的  探究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应用于血液透析领域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方法 检索建库至2023年3月29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科学引文索引扩展版和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收录的AI应用于血液透析领域的文献,应用文献计量学的研究方法与VOSviewer软件对国家、研究机构、期刊、作者、关键词等进行可视化分析及视图展现。 结果 共有98篇论著和5篇综述纳入分析。近20年,AI应用于血液透析领域研究产出整体呈上升趋势,发文量居首位的国家是中国(n=37),发文量最多的机构是费森尤斯医疗(n=16)。本领域目前及未来的前沿研究趋势为血液透析结局、影响因素以及并发症预测模型。 结论 使用文献计量学与VOSviewer软件进行研究分析,可直观地展现领域内的研究现状和前沿热点,为今后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9. 动静脉内瘘成形术相关新技术应用进展
    李 杰 侯国存
    中国血液净化    2023, 22 (04): 287-291.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3.04.009
    摘要341)      PDF(pc) (763KB)(1079)    收藏
    动静脉内瘘术是血液透析患者生命线,是肾衰竭患者开始血液透析治疗时血管通路的首选。自1962年世界上第1例桡动脉-头静脉内瘘成功吻合以来,动静脉内瘘技术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创新手术方式、辅助器械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就动静脉内瘘成形术相关新技术应用进展作一综述。以在建立自体血管通路方案中,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手术选择。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0. 腹膜透析患者包裹性腹膜硬化综合管理中国专家共识
    腹膜透析患者包裹性腹膜硬化综合管理中国专家共识工作组
    中国血液净化    2024, 23 (07): 481-493.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4.07.001
    摘要316)      PDF(pc) (1423KB)(1019)    收藏
    包裹性腹膜硬化(encapsulating peritoneal sclerosis,EPS)是长期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患者少见的严重并发症,预后差,死亡率高。EPS是慢性、隐匿性发生的疾病,早期通常不易识别。临床表现为腹膜进行性纤维样增厚、硬化,导致肠包裹,继而出现部分或完全性肠梗阻。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早期发现并及时干预可有效阻止EPS的病情发展,需多学科联合治疗。在我国EPS尚未被广泛认识,尤其对于基层医院的医生,易致漏诊或误诊。为指导临床医生全面认识PD患者EPS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以及防治策略,识别EPS危险因素,尽早诊断、治疗EPS以延缓其进展,由中国医院协会血液净化中心分会组织我国长期从事腹膜透析领域的专家制定此专家共识。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1. 组合式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专科护理操作专家共识
    中华护理学会血液净化专业委员会(执笔:马志芳 向 晶 夏京华 肖光辉 符 霞 沈华娟 何 珊 陈 静 童 辉 高菊林 岳晓红 矫健梅 朱晗玉)
    中国血液净化    2023, 22 (05): 364-368,380.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3.05.010
    摘要715)      PDF(pc) (556KB)(1010)    收藏
    组合式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联合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组合型人工肾)在终末期肾病(end-stage kidney disease,ESRD)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临床护理人员对组合型人工肾专科护理操作产生了迫切需求。中华护理学会血液净化专业委员会专家组参考国内外文献,结合临床应用实践经验,从管路选择、灌流器肝素化、预冲流程、引血操作、回血操作、观察与处理、压力监测7个方面制定了《组合式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专科护理操作专家共识》。本共识是我国首个指导组合型人工肾治疗护理操作的专家共识,旨在为临床护理人员实施组合型人工肾治疗护理操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2. 长效红细胞生成素的研究和应用进展
    刘爱春 韦 洮
    中国血液净化    2023, 22 (03): 161-163.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3.03.001
    摘要346)      PDF(pc) (342KB)(1003)    收藏
    我国有巨大的肾性贫血及肿瘤放化疗贫血患病人群。长效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具有半衰期长、生物活性高等优势,能降低给药频率和剂量,提高患者依从性、改善贫血治疗效果。本文就长效EPO的设计方案、优势及应用前景进行综述,旨在为促进长效EPO在国内广泛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3. 高尿酸血症患者肾脏尿酸排泄能力检测方法
    刘 悦 王 悦
    中国血液净化    2023, 22 (05): 381-383.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3.05.014
    摘要149)      PDF(pc) (341KB)(979)    收藏
    高尿酸血症患者约90%存在肾脏尿酸排泄能力降低,国内外指南或共识推荐或建议用24小时尿酸排泄分数和/或24小时尿酸排泄量评估肾脏尿酸排泄水平、指导临床分型及用药选择。24小时尿液收集耗时较长,存储和保管条件不一,容易污染和遗漏,影响结果及时性和准确性。研究发现晨尿尿酸排泄分数可以简便、高效以及较好地代替24小时尿尿酸排泄分数评估高尿酸血症患者肾脏尿酸排泄能力,及时指导临床分型和用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4. 心肾贫血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钟 忠 陈 崴
    中国血液净化    2023, 22 (03): 164-167,172.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3.03.002
    摘要373)      PDF(pc) (378KB)(806)    收藏
    心脏与肾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作用。心肾综合征是指心脏或肾脏其中一个器官出现急性或慢性功能不全而引起另一器官出现功能损害。贫血在慢性肾脏病和心力衰竭患者中均非常常见,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因此称之为心肾贫血综合征(cardiorenal anemia syndrome,CRAS)。CRAS的发生主要与红细胞生成素缺乏、铁缺乏、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及骨矿物质代谢异常等机制相关。对于CRAS的患者需要综合管理,不仅要控制贫血,还要积极治疗心力衰竭、肾损伤及其它合并症。目前,对于CRAS的治疗主要集中在补充红细胞生成素和铁剂及新型低氧诱导因子-脯氨酰羟化酶抑制剂的使用。然而,关于CRAS的治疗仍有很多问题尚未解决,未来需要更多的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提供循证依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5. 注射用甲磺酸萘莫司他用于血液透析抗凝治疗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庄 冰 叶 红 曹红娣 卞雪芹 仲 华 雒 湲 彭侃夫 施 辉 杨俊伟
    中国血液净化    2022, 21 (10): 739-743.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2.10.008
    摘要1856)      PDF(pc) (499KB)(802)    收藏
    目的 研究注射用甲磺酸萘莫司他在血液透析治疗抗凝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被随机分为注射用甲磺酸萘莫司他组和肝素钠注射液组,比较血液透析治疗中两组的抗凝效果和安全性。结果 注射用甲磺酸萘莫司他组和肝素钠注射液组均有良好的抗凝效果,抗凝有效率分别为97.2%和98.2%(χ2=0.000,P=0.992);透析期间注射用甲磺酸萘莫司他组对活化凝血时间(ACT)的影响小于肝素钠注射液组,两组各时间点动脉端的ACT值比较均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透析1小时,t=-15.333,P<0.001;透析2小时,Z=-10.317,P<0.001;透析3小时,t=-12.733,P<0.001;透析结束,Z=-6.796,P<0.001),两组各时间点静脉端的ACT值比较均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透析1小时,t=-17.833,P<0.001;透析2小时,t=-15.604,P<0.001;透析3小时,Z=-10.066,P<0.001;透析结束,Z=-4.399,P<0.001);血液透析结束后注射用甲磺酸萘莫司他组对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Z=-4.971,P<0.001)和凝血酶时间(Z=5.770,P<0.001)影响小于肝素钠注射液组;甲磺酸萘莫司他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肝素钠注射液组(χ2=15.239,P<0.001)。结论 注射用甲磺酸萘莫司他的抗凝效果非劣效于肝素钠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可安全有效应用于普通血液透析患者的抗凝治疗。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6. 甲磺酸萘莫司他抗凝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应用进展
    孙献坤 王 芳 陈志文 张 凌
    中国血液净化    2022, 21 (11): 827-830.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2.11.009
    摘要1605)      PDF(pc) (351KB)(798)    收藏
    现有抗凝剂可能存在相应的使用禁忌和副作用,以致于无抗凝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仍很常见。甲磺酸萘莫司他(nafamostatmesylate,NM)半衰期短,能降低危重患者血液净化时出血风险,在韩国和日本被广泛应用于体外循环回路抗凝。然而, NM抗凝的标准处方、有效剂量、监测方法等尚未形成共识。笔者综述CRRT患者采用NM抗凝的作用机制、使用方法、抗凝效果、局限性等,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7. 肾性贫血铁剂治疗的研究进展
    唐文娇 廖若西
    中国血液净化    2023, 22 (06): 438-441.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3.06.008
    摘要259)      PDF(pc) (366KB)(773)    收藏
    肾性贫血是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常见的并发症。CKD患者一方面常合并铁缺乏,另一方面又由于长期补铁存在铁过载风险。临床上常用的评估铁代谢的指标是铁蛋白和转铁蛋白饱和度,CKD患者由于慢性炎症状态,上述指标无法准确反映铁状态。静脉补铁和口服补铁各有优劣,多种新型铁剂的出现为未来肾性贫血铁剂治疗带来了新的选择,但其疗效仍需进一步临床验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8. 透析中低血压预测模型的研究进展
    王泽敏 邵国建 郑约楠 潘璐璐 郑谊谊
    中国血液净化    2023, 22 (03): 202-205,220.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3.03.010
    摘要298)      PDF(pc) (413KB)(771)    收藏
    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是终末期肾病的一种重要肾脏替代治疗方式,透析中低血压(intradialytic hypotension,IDH)是MHD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它与诸多不良事件相关,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也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发现IDH的危险因素对早期识别具有重要意义。IDH预测模型整合了多种高危因素,能较好的预测IDH的发生,从而改善MHD患者预后。本文从IDH的定义及相关危险因素,预测模型的类型及国内外IDH的预测模型进行探讨和概述,为构建合适的透析中低血压预测模型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9. 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在慢性肾脏病患者中应用的中国专家共识
    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在慢性肾脏病患者中应用的中国专家共识专家组
    中国血液净化    2023, 22 (04): 241-253.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3.04.001
    摘要693)      PDF(pc) (572KB)(767)    收藏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一个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心血管疾病是导致CKD患者死亡的首位病因,在CKD早期心血管事件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已经显著升高,并随着肾功能下降呈指数升高,超过50%的我国透析患者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如何控制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改善预后是CKD的诊治重点。收缩压干预试验(systolic blood pressure intervention trial,SPRINT)研究也证实CKD患者通过强化降压在降低心脑血管事件上的获益。血压不佳不仅增加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还会促进CKD进展。近年来,不断有研究证实在CKD患者中,首个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ngiotensin receptor–neprilysin inhibitor,ARNI)沙库巴曲缬沙坦较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可进一步有效降低血压,改善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在此,为更好地指导ARNI在CKD患者中的应用,减少CKD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由中关村肾病血液净化创新联盟专家组结合循证证据及临床使用经验,制定本共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 动静脉内瘘血栓治疗临床实践建议
    王玉柱 张丽红 詹 申
    中国血液净化    2022, 21 (08): 545-459,568.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2.08.001
    摘要577)      PDF(pc) (476KB)(756)    收藏
    血管通路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动静脉内瘘是优选的血管通路,但容易并发血栓形成,导致内瘘功能丧失,并且血栓形成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住院率及全因死亡率相关。我国血管通路建立及并发症处理技术近年取得长足进步,但对于动静脉内瘘血栓处理的手术前评估、适应证把握、方法选择、技术要点掌握、并发症预防等方面缺乏系统、规范的认知。鉴于此,北京市海淀医院肾脏内科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并结合本中心大量实践经验起草了本建议,旨在为广大血管通路工作者规范开展血栓治疗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1. 慢性肾脏病合并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抗凝管理的专家共识
    慢性肾脏病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抗凝管理工作组
    中国血液净化    2023, 22 (08): 561-573.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3.08.001
    摘要713)      PDF(pc) (782KB)(735)    收藏
    慢性肾脏病合并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存在血栓栓塞类疾病、出血发生率高等特点,此类患者抗凝治疗是肾脏科医生和心脏科医生的难点。基于当前诊疗现状,本专家共识由肾脏病、心脏病、药学专家组成的编写委员会共同编写,结合循证医学证据及临床使用经验,系统介绍了慢性肾脏病合并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血栓栓塞风险及出血风险评估、抗凝时机及用药选择等。目的在于指导、规范慢性肾脏病合并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提高临床诊疗水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2. 老年透析患者的相关临床问题探讨
    赵卫红 魏 璐
    中国血液净化    2022, 21 (10): 709-712.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2.10.002
    摘要266)      PDF(pc) (609KB)(692)    收藏
    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老年人群急剧上升。我国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透析患者中增长最快的是老年人。老年ESRD患者不仅面临肾功能恶化的威胁,还面临衰老、衰弱和共病的影响。本文就老年透析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包括评估老年ESRD患者是否适合做透析,透析是否符合患者的总体目标,老年透析患者衰弱和认知障碍,老年透析方式的选择,老年透析血管通路的决策点等方面。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3. 硫酸吲哚酚与慢性肾脏病及其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杨靖宇 方敬爱 张晓东 刘文媛 张紫媛 胡雅玲
    中国血液净化    2022, 21 (10): 754-757.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2.10.011
    摘要353)      PDF(pc) (388KB)(690)    收藏
    硫酸吲哚酚(indoxyl sulfate,IS)是一种肠源性尿毒症毒素,近些年的研究表明IS在体内积聚不仅会导致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进展,还参与CKD患者心血管疾病、肌肉减少症、认知功能障碍、骨病及贫血等多种并发症的进展,从而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存率,故本文将围绕近年来IS与CKD及其并发症的相关研究来展开综述,旨在为CKD的防治提供新思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4. 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临床预测模型研究现状概述
    张一页 鄢 艳
    中国血液净化    2023, 22 (03): 198-201.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3.03.009
    摘要251)      PDF(pc) (360KB)(688)    收藏
    自体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是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首选的血管通路方式,虽然AVF相较其他血管通路来说具有一定的优势,但AVF的术后未成熟及失功率很高。因此准确评估AVF术后瘘管的预后有助于优化治疗方案、改善患者预后。近年来临床预测模型(clinical prediction models,CPMs)已广泛应用于医学领域,本文对目前血液透析患者AVF的CPMs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5. 腹膜透析患者外出口护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冯春燕 刘 悦 苏春燕
    中国血液净化    2023, 22 (03): 227-231.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3.03.015
    摘要215)      PDF(pc) (424KB)(680)    收藏
    目的  检索、评价并整合腹膜透析患者外出口护理的最佳证据,为临床实践提供支持。 方法  计算机检索腹膜透析患者导管外出口护理的相关证据,如指南、专家共识、系统评价等,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6月30日。 结果  共纳入14篇文献,其中8篇指南,2篇专家共识,1篇系统评价,3篇队列研究。 结论  本研究对腹膜透析患者外出口护理进行了最佳证据总结,为规范临床操作提供了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6. 风险评估工具在血液透析患者高钾血症分级管理中的应用
    高玉梅 吴桃峰 林丽华 蔡惠兰 邱 宏 金东华
    中国血液净化    2022, 21 (09): 692-696.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2.09.015
    摘要259)      PDF(pc) (564KB)(672)    收藏
    目的 观察中国慢性肾脏病高钾血症风险评估工具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纳入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九龙医院的MHD患者280例,对照组(n=142)予常规的高钾血症防治方法,试验组(n=138)基于高钾血症风险等级,采用查找、组织、澄清、了解、选择(find organize clarify understand select,FOCUS)-计划、执行、检查、操作(plan do check act,PDCA) 的持续质量改进模式进行分级干预,比较干预前后高钾血症相关指标。 结果 干预24周后,试验组的高钾血症患病比例 (x2=4.722,P=0.030)、血钾水平(t=2.850,P=0.005)低于对照组,透析充分性(Z=-5.360,P<0.001)及生活质量(t=-4.004,P<0.001)高于对照组。干预12 周、18 周、24周后,试验组的高钾血症患病比例 (x2=19.37,P<0.001)、血钾水平(F=51.52,P<0.001)低于干预前。干预24周后,31例(22.4%)极高危和高危患者转为中危级(Z=16.326,P=0.001)。 结论  基于高钾血症风险评估工具,采用FOCUS-PDCA模式对MHD患者进行分级管理,可降低血钾水平和高钾血症发生风险,提高透析充分性及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运用并进行推广。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7. 口服营养补充剂干预改善血液透析患者蛋白质能量消耗的临床研究
    王 瑜 赵 青 罗勇兵 冯晓然 张丰萍 余筱宇 刘飞燕 徐建华 吴国庆 陈钦开
    中国血液净化    2023, 22 (1): 11-16.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3.01.003
    摘要527)      PDF(pc) (629KB)(670)    收藏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在补充口服营养补充剂后蛋白质-能量消耗(protein-energy wasting,PEW)的改善效果。 方法  收集江西省6所医院中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3个月以上且符合PEW诊断的患者共90例,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各45人,对2组患者个体按标准体质量计算各营养素需要量后,进行膳食指导,试验组以口服营养补充剂[乐析能补充剂1罐/日(含热量450kcal,20.3g蛋白质)]代替,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补充乐析能前和试验3个月后2组的体质量指数、血红蛋白、白蛋白等实验室指标以及安全性效果评估等相关参数的变化。 结果 共纳入90例患者,最终有84例患者(对照组41例,试验组43例)按要求完成了全部试验,其中入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1.6±11.39)岁,男性47例(55.95%)。干预前对照组能量及蛋白质摄入分别为(1461.69±379.95)kcal,(53.81±21.87)g;试验组为(1522.14±402.27)kcal,(54.92±16.61)g,2组的能量及蛋白质平均摄入无统计学差异      (t=0.269,P=0.650;t=0.122,P=0.422),2组间钾、钙、铁、磷等矿物质摄入平均水平无统计学差异    (t=0.777,1.485,-0.853,-0.012,P=0.497,0.332,0.065,0.352)。干预3个月后,对照组体质量、体质量指数等体格测量相关数据的变化较试验前变化不明显(t=0.977、1.038,P=0.343,0.315),试验组干预前后体质量、体质量指数升高,主观综合性营养评分(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SGA)下降(t =-2.325、
    -2.257、3.598,P=0.027,0.032,0.001);2组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均较干预前上升,其中试验组血清白蛋白上升更明显[试验组前后差值=(3.40±3.78)g/L,对照组干预前后差值=(1.48±3.5)g/L,t=2.415,P=0.018];试验组血钙升高幅度高于对照组(t=3.126,P=0.002),试验组血糖变化幅度小于对照组(t=2.083,P=0.045)。 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持续给予营养补充剂乐析能可从多方面有效改善血液透析患者PEW症状及其它并发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8. 一次性使用血液灌流器注册监管思考
    湛 娜 邹艳果 李 丹 羌铱宁 曾 珠
    中国血液净化    2023, 22 (07): 481-483.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3.07.001
    摘要306)      PDF(pc) (354KB)(662)    收藏
    一次性使用血液灌流器广泛应用于肾衰竭、肝衰竭、中毒、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的辅助治疗。由于目前注册申报资料缺陷较多,本文试图从医疗器械注册监管角度对该器械常见注册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9. 基于人工智能的急性肾损伤预警系统研究进展
    赵 丹 余 晨 张颖莹
    中国血液净化    2022, 21 (08): 599-602.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2.08.014
    摘要349)      PDF(pc) (391KB)(644)    收藏
    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是由多种病因导致的肾功能短期内急剧下降,具有发病率高、致死率高、临床预后差等特点。对于AKI患者早期识别、早期诊断并适时给予干预措施是改善患者不良预后的关键。随着人工智能的普及,AKI预警系统经历了从基于简单算法的电子警报到多特征学习预测模型的逐步发展,能够利用多维复杂的临床数据主动识别高危人群,提醒临床医生早期干预以改善患者不良预后。本文就人工智能在AKI预警系统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0. 动静脉内瘘血管钙化的研究进展
    胡梦红 赵光本 于长青 陈吉林 林洪丽
    中国血液净化    2022, 21 (11): 823-826.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2.11.008
    摘要501)      PDF(pc) (336KB)(616)    收藏
    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是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首选的血管通路。血管钙化(vascular calcification,VC)是导致AVF功能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并且增加患者透析不充分及死亡的发生风险。AVF血管钙化的发生是促钙化因素增强及抑制钙化因素减弱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血流动力学紊乱、钙磷代谢异常、炎症及氧化应激等因素引起的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本文就AVF血管钙化的流行病学特点、病理生理、发病机制及防治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1. 钙卫蛋白作为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纤维化诊疗新靶点的探讨
    阮怡霖 徐 天 任 红
    中国血液净化    2023, 22 (1): 52-55.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3.01.012
    摘要160)      PDF(pc) (407KB)(608)    收藏
    钙卫蛋白(S100A8/A9)属于S100家族中的Ca2+结合蛋白,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可以作为多种疾病的生物标志物。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相关性腹膜纤维化(peritoneal fibrosis,PF)是PD患者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近年来,S100A8/A9致纤维化作用也逐渐被证实,前期研究证明S100A8/A9在PF时显著上调,抑制PF后表达下降。本文主要围绕S100A8/A9作为PF诊疗新靶点的前景探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2. 高通量血液透析纠正肾性贫血的相关机制研究进展
    王红叶 杨 洁 张 蕊
    中国血液净化    2022, 21 (12): 869-872.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2.12.002
    摘要215)      PDF(pc) (386KB)(607)    收藏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危害全人类的公共健康问题之一,贫血是慢性肾脏病的主要并发症,其发生主要是由于肾脏产生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的能力下降所致,除此之外,循环中存在抑制红细胞生成的物质、铁缺乏及铁稳态失衡、慢性炎症状态、红细胞寿命缩短,血液透析过程失血等也参与其发生。肾性贫血不仅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导致认知功能受损,还会增加心血管疾病住院率、死亡率以及加重社会经济负担。高通量透析是指用高通量透析器代替常规透析器的一种血液净化方式,具有更高的中大分子毒素清除能力,可以更好的纠正贫血。本文研读了近年来发表的一些透析治疗对于贫血纠正的相关研究,旨在阐明高通量血液透析纠正贫血的相关机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3.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食欲减退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卜兆文 钟月欢 李 娜 周 彬 丁义梅
    中国血液净化    2022, 21 (11): 858-861.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2.11.015
    摘要559)      PDF(pc) (485KB)(594)    收藏
    目的 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食欲减退现状及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选取2021年11月~2022年1月在甘肃省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进行透析的患者168例,使用一般情况调查表、食欲视觉模拟评分、睡眠状况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国际体力活动问卷等进行调查,采用单因素分析及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食欲减退的影响因素。 结果 168例患者中,食欲减退发生率为32.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OR =0.323,95% CI:0.119~0.879,P=0.027)、便秘(OR =2.929,95% CI:1.204~7.125,P=0.018)、尿素清除指数(OR=0.027,95% CI:0.002~0.435,P=0.011)、睡眠状况自评量表评分(OR =1.081,95%CI:1.01~1.156,P=0.024)、体力活动水平(OR=0.134,95% CI:0.049~0.364,P<0.001)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食欲减退的影响因素。 结论 部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存在食欲减退,性别、便秘、尿素清除指数、体力活动水平、睡眠状况是其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4. 即穿型人工血管FLIXENETM在血管通路中的临床应用
    吴 厂 米兰化 施娅雪 刘思洁 鲍雪东 于 敏 胡文平
    中国血液净化    2022, 21 (08): 613-616.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2.08.017
    摘要360)      PDF(pc) (456KB)(580)    收藏
    目的 总结FLIXENE™(Atrium™,Hudson,NH,USA)即穿型人工血管的临床应用结果。方法 回顾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血管外科2019年08月~2021年10月建立的48例FLIXENE™即穿型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的首次穿刺时间、通畅率及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48例患者纳入研究,男18例,女30例,平均年龄(60.06±11.93)岁。首次穿刺时间15~336h,中位穿刺时间20(18,22)h。平均随访时间(224.77±151.73)d,随访率100%,血栓2例,狭窄9例,感染2例,无穿刺点血肿、血清肿、假性动脉瘤、窃血综合征发生。3、6和12个月的初级通畅率分别为95.3%、87.4%和63.0%;初级辅助通畅率分别为100%、97.4%和92.2%;次级通畅率均为100%。 结论 FLIXENE™即穿型人工血管术后早期穿刺血液透析是安全可行的。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5. 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狭窄的诊疗进展
    刘应婷 张 静 张胜男 简 讯 胡诗德 李 静
    中国血液净化    2022, 21 (09): 672-675.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2.09.011
    摘要399)      PDF(pc) (382KB)(576)    收藏
    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狭窄(central vein stenosis,CVS)严重影响血管通路建立,因此,CVS的诊断与治疗备受关注。早期准确的诊断是采取有效治疗的前提,能使患者更多受益。本文对血液透析患者CVS狭窄的诊断与治疗进行了综述,供临床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6. 肾性骨营养不良诊断进展
    谢 胜 欧阳春
    中国血液净化    2022, 21 (12): 903-906,916.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2.12.009
    摘要223)      PDF(pc) (398KB)(566)    收藏
    肾性骨营养不良(renal osteodystrophy,ROD)指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异常(chronic kidney disease-mineral and bone disorder,CKD-MBD)的骨改变。尽管四环素标记的经髂骨活检是ROD诊断和分型的金标准,但受有创性、患者意愿和专家等的限制,在临床上几乎不开展。本文综述了近年来ROD的诊断新进展,包括骨活检的改良,无创成像技术的兴起,新型骨转换标志物(bone turnover marker,BTM)的出现及相互间的组合应用,使得无创精准的“虚拟骨活检”成为可能。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7. 维持性透析患者贫血诊治策略
    姜 鸿 马潇潇
    中国血液净化    2022, 21 (12): 865-868.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2.12.001
    摘要415)      PDF(pc) (453KB)(559)    收藏
    贫血是慢性肾脏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而且随着病程的进展,贫血的患病率也随之升高,不同透析方式的肾病患者贫血机制、患病率、诊疗策略可能有所不同,故本文将对维持性透析患者肾性贫血诊治策略做一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8. 替那帕诺治疗透析合并高磷血症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基于随机、安慰剂对照的Meta分析
    黄 波 冯 健 张彦标 李先慧 薛 刚 罗厚丽
    中国血液净化    2022, 21 (11): 801-807.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2.11.004
    摘要296)      PDF(pc) (1065KB)(557)    收藏
    目的 对替那帕诺(Tenapanor)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荟萃分析,以研究替那帕诺对透析合并高磷血症患者的降磷效果。 方法 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搜索替那帕诺治疗透析合并高磷血症患者相关的随机、对照研究;主要终点为血清磷相对于基线的变化(mean difference,MD),次要终点为目标值(血清磷<6mg/dl)的率差(rate difference,RD);对试验时试验组是否伴有磷酸盐结合剂进行亚组分析;收集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及腹泻相关资料以判断替那帕诺的安全性。 结果 共4项符合条件的研究,677名患者。研究结果表明替那帕诺对透析合并高磷血症患者的降磷效果显著。血清磷水平降低了2.345mg/dl(95% CI:-2.798~-1.892;P<0.001),试验组患者达到血清磷<6mg/dl目标值的比率高于安慰剂组(RD=0.363;95% CI:0.147~0.579;P<0.001)。替那帕诺组总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率(RD=0.461;95% CI:0.284~0.637;P<0.001)及腹泻发生率(RD =0.429;95% CI:0.354~0.505;P<0.001)均高于安慰剂组。亚组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单独使用替那帕诺(MD =-2.468;95% CI:-3.013~-1.923;P<0.001)或者使用替那帕诺联合磷酸盐结合剂(MD =    -2.070;95% CI: -2.885~-1.255;P<0.001)均能降低血清磷水平。 结论 无论是否联合使用磷酸盐结合剂,替那帕诺均可降低透析合并高磷血症患者的血磷水平;但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主要表现为腹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9. Calciphylaxis是误称,“钙化防御”是误译
    曹仰铭
    中国血液净化    2022, 21 (09): 628-632.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2.09.002
    摘要294)      PDF(pc) (609KB)(551)    收藏

    本综述解释了calciphylaxis一词起源于1961年皮肌炎的动物实验模型,后来被借用过来以 解释肾病患者的钙化现象。由于两者发病机制和病理的不同,显然把calciphylaxis用在肾病患者就是 误称(misnomer)。于是就引入了钙化性尿毒症性细动脉病(calcific uremic arteriolopathy,CUA)以 描述肾病患者的这一综合征。但是它也可以发生于肾功能正常的人,故CUA也不大妥。所以,最近我们 提出钙化性细动脉病(calcific arteriolopathy)一词,以更准确地描述这一临床综合征。同时介绍实 际工作中诊断calciphylaxis的体会。还简要提及一个在许多国家不大提到的Martorell HYTILU这一 诊断,及其与calciphylaxis的关系。重点指出,calciphylaxis是由calcium(钙)和anaphylaxis(严重 过敏反应)这两个词组合而来。而“钙化防御”(“calcification defense”)显然是来源于calcium(钙) 和 prophylaxis(预防)的组合。也就是既往的译者把 calciphylaxis 所含的 anaphylaxis 误解为 prophylaxis。因此,把calciphylaxis改成calcific arteriolopathy并译成钙化性细动脉病,可能是更好 的选择。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0. 罗沙司他联合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移植肾失功的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的研究
    刘 旭 张爱华 刁宗礼 黄红东 刘文虎
    中国血液净化    2023, 22 (09): 649-652.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3.09.003
    摘要191)      PDF(pc) (450KB)(548)    收藏
    目的 观察罗沙司他联合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治疗移植肾失功的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的效果。 方法 回顾分析2021年6月—2022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血液透析治疗的存在EPO低反应的移植肾失功的患者,其中部分患者联合罗沙司他治疗,分析联合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b)水平及贫血达标率变化,以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astern Cooperative Oncology Group, ECOG)评分评价患者体力及活动状况变化,记录患者药物用量及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 纳入观察34例移植肾失功的血液透析患者,其中联合罗沙司他治疗组23例,对照组11例。治疗后罗沙司他组患者Hb高于治疗前(t=-4.499,P<0.001),罗沙司他治疗前Hb低于对照组(t=-5.515,P<0.001),治疗后与对照组Hb比较无统计学差异(t=-1.131,P=0.266)。罗沙司他组患者Hb达标率由30.4%升高到65.2%(χ2=7.265,P=0.017)。ECOG评分显示患者体力及活动状况得到改善(Z =-2.238,P =0.025)。罗沙司他用量为16人150 mg/w,7人300 mg/w,罗沙司他组治疗后EPO用量下降(t=6.927,P<0.001)。与对照组相比罗沙司他治疗前EPO用量高于对照组(t=2.493,P=0.018),治疗后EPO用量低于对照组(t=-3.290,P=0.002)。罗沙司他联合EPO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结论  EPO低反应的移植肾失功的血液透析患者联合使用罗沙司他及EPO安全有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