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排行

    一年内发表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 最近1个月下载排行 | 最近1年下载排行

    当前位置: 最近1年下载排行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中国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钾血症管理指南
    中国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钾血症管理指南工作组
    中国血液净化    2022, 21 (增刊): 1-16.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2.S.001
    摘要2071)      PDF(pc) (905KB)(3265)    收藏
    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治疗是一种挽救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生命和维持生命的方法。2016年我国透析患者约57.8万名。据报道,至2020年底,我国仅HD患者已增至69万余例。高钾血症是慢性肾脏病患者临床常见的并发症,与患者肾功能减退密切相关。随着肾小球滤过率逐渐下降,患者肾脏排泄钾离子的能力下降,高钾血症的发生风险增加。即使是已经进入维持性透析治疗,仍有较高比例的ESRD患者发生或反复发生高钾血症。高钾血症是透析患者出现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表明高钾血症导致ESRD患者的死亡风险是冠状动脉疾病患者的2倍。此外,HD治疗本身的非生理性特点,也会导致治疗过程中患者体内血钾浓度发生大幅度波动,可能增加患者心律失常,甚至恶性心律失常的风险。因此,加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高钾血症的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然而,当前国内外尚无聚焦于MHD患者高钾血症管理的指导性意见。因此,本指南工作组成员基于现有的相关指南性和共识性的推荐,结合中国血液透析的临床实践,撰写了《中国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钾血症管理指南》。指南系统的介绍了MHD患者高钾血症的高危因素、诊断分层、检测治疗、透析处方制定、达标范围、合并用药等内容,体现了MHD患者高钾血症管理的新趋势、新观点,以期对临床医生更好地管理HD患者的高钾血症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人工智能在慢性肾脏病应用现状及展望
    王李胜, 童辉, 杨建国, 刘清泉
    中国血液净化    2022, 21 (01): 59-62.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2.01.014
    摘要458)      PDF(pc) (448KB)(2579)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铁剂在慢性肾脏病贫血患者中应用的临床实践指南
    《铁剂在慢性肾脏病贫血患者中应用的临床实践指南》编写委员会
    中国血液净化    2022, 21 (增刊): 17-40.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2.S.002
    摘要1170)      PDF(pc) (1508KB)(3054)    收藏
    我国慢性肾脏病贫血患者存在铁缺乏患病率高、诊断不足、铁代谢指标达标率低、监测手段及治疗不规范等问题。基于当前诊疗现状,本指南由肾脏病、血液净化、血液病、药学、公共卫生、统计学专家组成的指南编写委员会共同编写,结合循证医学证据及临床使用经验,系统介绍了慢性肾脏病患者铁缺乏的诊断与鉴别诊断、铁状态的目标与铁剂治疗的时机、铁剂的选择与应用,以及铁剂在合并几种特殊情况时的应用等。目的在于指导、规范铁剂在慢性肾脏病贫血患者中的应用,提高临床诊疗水平。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血液净化模式选择专家共识
    中国医院协会血液净化中心分会和中关村肾病血液净化创新联盟“血液净化模式选择工作组”
    中国血液净化    2019, 18 (07): 442-472.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19.07.002
    摘要883)      PDF(pc) (731KB)(3068)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梅毒实验室检测及结果解读
    蔡胜男,伦文辉
    中国血液净化    2017, 16 (10): 661-663.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17.010.005
    摘要395)      PDF(pc) (298KB)(2036)    收藏
    近年来,国内梅毒发病率逐渐上升,梅毒的正确诊断意义重大,本文主要从梅毒的不同实验室检查方法以及结果解读等方面对梅毒的实验室诊断最新进展做一综述。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血液净化透析膜的最新进展
    李 立 综述 王笑云 审校
    null    2007, 6 (11): 610-613.  
    摘要348)   HTML0)    PDF(pc) (266KB)(1452)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护理
    崔文英
    null    2008, 7 (7): 399-402.  
    摘要550)   HTML1)    PDF(pc) (487KB)(2382)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 我国与全球终末期肾病的流行现状
    乔勤 顾波 马骏
    中国血液净化    2014, 13 (10): 729-732.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14.10.013
    摘要480)   HTML19)    PDF(pc) (284KB)(4083)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9. 慢性肾脏病的运动康复临床实践指南及专家共识解读
    张帆, 王蔚琼, 张华春
    中国血液净化    2022, 21 (02): 111-114.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2.02.010
    摘要438)      PDF(pc) (406KB)(1218)    收藏
    【摘要】体力活动和运动逐渐成为慢性肾脏病管理的“良药”。2021 年4 月8 日,英国肾脏协会发布《慢性肾脏病的运动和生活方式临床实践指南》,该指南围绕非透析慢性肾脏病、血液透析以及肾移植受者的体力活动/运动、体质量管理、其他生活方式改变等3 方面,提供了指导意见。本文就体力活动/运动这一模块,结合我国专家共识进行解读。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0. 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蛋白结合类毒素的清除作用
    陈香美 初启江
    null    2005, 4 (11): 581-584.  
    摘要404)   HTML4)    PDF(pc) (293KB)(1568)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1. 全国非透析慢性肾脏病患者贫血风险调查研究(INSIGHT研究)
    全国慢性非透析肾脏病患者贫血调研工作组
    中国血液净化    2022, 21 (增刊): 53-69.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2.S.004
    摘要319)      PDF(pc) (609KB)(1205)    收藏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而贫血是CKD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可增加肾功能恶化风险、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率。为了解我国非透析慢性肾脏病(non-dialysis dependent chronic kidney disease,NDD-CKD)贫血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以及诊疗现状,通过对我国142座城市的1631名肾脏科医师进行问卷调研(问卷内容包括肾性贫血的发病机制与风险、NDD-CKD贫血的管理现状、临床医师贫血诊疗习惯),对现有肾性贫血治疗药物进行评价,了解肾性贫血领域热点及亟待解决的临床问题,以推进我国肾性贫血诊疗水平的全面提升。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2. 关于肾性贫血治疗相关指南与共识回顾
    王莉君,袁伟杰
    中国血液净化    2018, 17 (01): 1-5.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18.01.001
    摘要728)      PDF(pc) (412KB)(1517)    收藏
    贫血是慢性肾脏病常见并发症,肾性贫血的规范化治疗涉及到贫血监测、铁剂和红细胞生成素的合理应用、肾性贫血治疗的靶目标等方面。指南及共识对治疗存在重要指导意义,本文通过复习和回顾包括欧洲最佳指南(european best practice guidelines,EBPGs)、肾脏病预后质量指南(kidney disease outcome quality initiative,K/DOQI)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idney disease:improving global outcmes,K/DIGO)临床实践指南及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for health and clinical excellence,NICE)等指南,为临床肾性贫血治疗提供指导。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3. 近5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张晓华,李静,王利华
    中国血液净化    2015, 14 (11): 698-702.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15.11.015
    摘要620)   HTML14)    PDF(pc) (475KB)(1684)    收藏
    【摘要】目的对单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ain hemodialysis,MHD)患者的现状及流行病学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为规范临床治疗及持续质量改进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回顾分析2010 年1 月~2014 年12 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肾内科血液净化中心透析超过3 个月的MHD 患者的病例资料,包括患者性别、年龄、医疗费用类型、肾脏病病因、首次透析使用的血管通路、并发症、转归、死亡原因及生存率等。各种相关数据的采集通过全国血液净化病例登记系统完成。结果①近5 年新进入我院血液净化中心的患者人数逐年递增。2010 年1 月~2014 年12 月在我院进行MHD 治疗的终末期肾脏病(end stage renaldisease,ESRD)患者共计513 例,其中男性291 例,女性222 例,男女比例1.3:1。②ESRD 患者开始血液透析的年龄最主要集中在40~49 岁和50~59 岁。③发病原因明确431 例,居前3 位分别是慢性肾小球肾炎207 例占48.0%,糖尿病肾病112 例占25.9%,高血压肾损害46 例占10.7%。④首次透析时使用的血管通路中,临时中心静脉置管居于第1 位,占到76.8%,其次是自体动静脉内瘘占21.5%。⑤血液透析患者的并发症最常见为贫血,其次为高血压、骨矿物质代谢紊乱等。血红蛋白、血压、血钙、血磷和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的达标率均不足50%。⑥513 例MHD 患者,12 人行肾移植,11 人转为腹膜透析,385 人转其他医院治疗,5 人脱离透析,9 人放弃治疗,67 人在我院继续血液透析治疗,死亡24 人。心脑血管事件是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⑦MHD 患者的1 年生存率为93.3%,5 年生存率75.3%,10 年生存率14.6%,生存期最长1 例超过228 月仍在规律血液透析治疗。结论本组MHD 患者以中老年人群为主,男性略多于女性。血液透析患者前3 位原发病因依次为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损害。首次透析时的血管通路以临时中心静脉置管占的比例最高,其次为自体动静脉内瘘,适时透析的问题需得到关注并改进。贫血、高血压、骨矿物质代谢紊乱的发生率仍高且达标率低。心脑血管事件是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随着血液透析治疗时间延长,患者的长期生存率逐渐下降。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4. 高尿酸血症患者肾脏尿酸排泄能力检测方法
    刘 悦 王 悦
    中国血液净化    2023, 22 (05): 381-383.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3.05.014
    摘要139)      PDF(pc) (341KB)(876)    收藏
    高尿酸血症患者约90%存在肾脏尿酸排泄能力降低,国内外指南或共识推荐或建议用24小时尿酸排泄分数和/或24小时尿酸排泄量评估肾脏尿酸排泄水平、指导临床分型及用药选择。24小时尿液收集耗时较长,存储和保管条件不一,容易污染和遗漏,影响结果及时性和准确性。研究发现晨尿尿酸排泄分数可以简便、高效以及较好地代替24小时尿尿酸排泄分数评估高尿酸血症患者肾脏尿酸排泄能力,及时指导临床分型和用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5. 血液灌流技术应用与进展
    刘 莎 刘文虎
    null    2008, 7 (11): 618-621.  
    摘要516)   HTML2)    PDF(pc) (292KB)(2391)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6. 慢性肾脏病营养治疗的研究进展
    刘海洋, 刘虹
    中国血液净化    2020, 19 (04): 259-262.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0.04.013
    摘要345)      PDF(pc) (310KB)(1791)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7. 铁代谢、铁评估指标和补铁治疗策略
    宋陆茜, 常春康
    中国血液净化    2020, 19 (03): 157-160.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0.03.004
    摘要528)      PDF(pc) (414KB)(1934)    收藏
    【摘要】铁是体内重要的微量元素。生理状态下铁含量需要保持在理想范围内。膳食铁的吸收及铁的转运是复杂的过程,对体内铁平衡至关重要。网状内皮系统通过红细胞吞噬作用回收铁。肝脏衍生的肽类激素铁调素是铁代谢的主要调节剂,该激素作用于许多靶组织,并通过负反馈机制调节全身铁水平。血清铁蛋白是衡量全身铁状态的基本指标,在慢性炎症背景下则需要更高的血清铁蛋白阈值和转铁蛋白饱和度、可溶性/血清转铁蛋白受体、铁调素等额外的实验室诊断指标的协同评估。在炎症、慢性肾脏病病理情况下的铁缺乏和贫血的补铁决策需遵循最佳证据和经验。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8. 血浆置换临床实践中的技术要点
    朱淑华, 龚德华
    中国血液净化    2021, 20 (05): 289-293.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1.05.001
    摘要721)      PDF(pc) (437KB)(1865)    收藏
    【摘要】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是一种用于清除循环中致病性蛋白分子或蛋白结合物质的血液净化手段,已广泛用于临床一些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救治中。其技术形式包括膜分离及离心分离2 种类型。PE 的技术要点包括治疗剂量及频次确定,滤器选择,治疗参数如血流量、血浆分离速度设定,置换液选择,体外循环的抗凝,治疗相关的技术并发症及临床并发症的表现及处理。本文对以上PE技术要点进行了详细阐述,以便临床更好掌握及开展这项技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9. 血液透析过程中的空气栓塞并发症及其处理
    刘文虎
    null    2008, 7 (2): 105-106.  
    摘要456)   HTML0)    PDF(pc) (505KB)(1482)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 血液透析中跨膜压监测的临床意义
    董斌,吴丹,谭惠丽,于颖,师维超,徐艳华
    中国血液净化    2018, 17 (07): 490-493.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18.07.015
    摘要626)      PDF(pc) (396KB)(1754)    收藏
    【摘要】本文详细分析了跨膜压变化的原因与可能造成的危害,并重点对透析机进行跨膜压监测的原理进行论证,尤其强调对医护人员进行跨膜压监测重要性的教育,使其掌握相关预防措施,达到安全高效透析的目的。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1. 透析患者抗生素应用的原则
    吴 华
    null    2006, 5 (11): 792-794.  
    摘要423)   HTML1)    PDF(pc) (248KB)(2255)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2. 血液透析过程中抗凝治疗的并发症
    孙雪峰
    null    2007, 6 (8): 444-445.  
    摘要365)   HTML1)    PDF(pc) (231KB)(1395)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3. CKD患者高磷血症治疗进展---新型磷结合剂的应用
    袁群生 郑法雷
    中国血液净化    2013, 12 (03): 156-158.  
    摘要152)   HTML0)    PDF(pc) (167KB)(1293)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4. 2019版KDOQI 血管通路临床实践指南解读
    周洁, 陈冬平, 叶朝阳
    中国血液净化    2020, 19 (07): 482-491.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0.07.013
    摘要1437)      PDF(pc) (468KB)(2489)    收藏
    【摘要】2020 年4 月,美国肾脏基金会对肾脏病生存质量指导(kidney disease outcomes quality initiative,KDOQI)血管通路指南做了1 次重大更新,围绕终末期肾病患者生存计划开展各项治疗,内容包括终末期肾病患者的生命规划、血管通路的选择、特定并发症处理的新方法等。本文结合我国国情,对本指南进行解读,指导医生和患者共同对终末期肾病的治疗模式和血管通路做出决策,并为后续研究带来方向性的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5. 中国腹膜透析发展70年
    倪兆慧, 金海姣
    中国血液净化    2019, 18 (10): 661-663.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19.10.001
    摘要1023)      PDF(pc) (391KB)(2398)    收藏
    【摘要】我国尿毒症患者约100~200 万人,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医疗资源和经济负担。腹膜透析具有简单便捷、安全有效、居家治疗的优势,已成为我国尿毒症患者适宜的替代治疗方式之一。从1999年的全国腹膜透析患者4380 例,至2018 年底登记存活腹膜透析患者86 264 例,我国腹膜透析患者人数增长近20 倍。随着透析登记系统的完善、腹膜透析标准操作规程的推广、腹膜透析高质量临床研究的推进,腹膜透析质量不断改善,中国的腹膜透析多年的实践积累了丰富的治疗和管理经验,在国际上建立了良好的声誉。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6. 日机装DBB-27C透析机水路部分基本原理
    董斌
    中国血液净化    2015, 14 (06): 375-378.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15.06.014
    摘要262)   HTML1)    PDF(pc) (572KB)(2635)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7. 我国成人血液透析患者康复治疗的专家共识
    中国康复医学会肾脏病康复专业委员会, 中关村肾病血液净化联盟肾康复专业委员会, 中国医师协会康复医师分会肾康复治疗专业委员会
    中国血液净化    2021, 20 (11): 721-727.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1.11.001
    摘要951)      PDF(pc) (395KB)(1283)    PDF(mobile) (395KB)(49)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8. 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阻塞原因及护理干预对策
    陈丽
    中国血液净化    2013, 12 (10): 576-578.  
    摘要292)   HTML4)    PDF(pc) (293KB)(1336)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阻塞的原因,以期预防或减少血液透析患者内瘘闭塞的发生。方法 对我院2011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109例采用动静脉内瘘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109例血液透析患者中发生血管内瘘堵塞10例(9.17%)。其中血管条件差2例,过度超滤4例,反复定点穿刺3例,压迫不当1例。结论 不适当的护理会影响血液透析患者内瘘堵塞的发生,妥善的护理干预对预防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内瘘堵塞的发生、延长内瘘使用寿命有重要作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9. 血液透析膜的生物相容性研究进展
    卞书森 张福港 李晓东
    null    2006, 5 (4): 205-207.  
    摘要434)   HTML1)    PDF(pc) (261KB)(2428)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0. 尿毒症毒素新分类解读
    李超, 韦洮
    中国血液净化    2023, 22 (11): 801-805,815.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3.11.001
    摘要362)      PDF(pc) (521KB)(695)    收藏
    尿毒症毒素的滞留及产生增多会引发一系列尿毒症症状,对全身多系统产生影响,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和高死亡率。2003年欧洲尿毒症毒素(the European Uremic Toxin,EUTox)工作组根据尿毒症毒素的物理化学特性将其分为水溶性小分子化合物、蛋白结合型化合物、中分子化合物三类。随着对尿毒症溶质的新认识、来源的新数据和血液透析方法及膜材料的进展,既往的分类已经不能完全适应血液净化领域的新进展。因此,2020年11月—12月Claudio R作为大会主席召开了一次专家会议并编写了一份专家共识,提出了对尿毒症毒素定义及分类的新见解。本文详述了专家组关于尿毒症毒素的新定义及更具临床导向性的新分类的共识建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1. 血液透析中的低血压及其防治
    蔡 砺 左 力
    null    2008, 7 (1): 3-5.  
    摘要631)   HTML8)    PDF(pc) (467KB)(2786)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2.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精神心理问题
    杜 艺 综述 李 宓 审校
    null    2007, 6 (3): 145-149.  
    摘要406)   HTML0)    PDF(pc) (314KB)(1107)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3. 几种连续肾脏替代治疗技术的优缺点比较
    余毅, 王琰, 黄继义
    中国血液净化    2021, 20 (12): 801-804.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1.12.003
    摘要676)      PDF(pc) (469KB)(1094)    收藏
    【摘要】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主要原理是利用超滤作用清除体内过多的水分,以对流方式清除中、小分子溶质,利用吸附清除炎症介质。在临床应用中,不断衍生出各种治疗模式: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continuous venous-venous hemofiltration, CVVH)、连续性静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ontinuous venous-venous hemodiafiltration,CVVHDF)、高容量血液滤过(high- volume hemofiltration,HVHF)、连续性血浆滤过吸附(continuous plasma filtration adsorption, CPFA)、缓慢连续性超滤(slow continuous ultrafiltration,SCUF)、持续低流量血液透析(sustained lowefficiency dialysis,SLED)等等。CVVH 是临床最常用的治疗模式,常用于顽固性心力衰竭、重症急性胰腺炎、横纹肌溶解等的辅助治疗;CVVHDF 近年广泛应用于脓毒血症的治疗,HVHF 常用于重症脓毒血症、感染性休克的患者;CPFA 可用于重度炎症反应综合征和脓毒血症;SCUF 常用于难治性心力衰竭、水肿,细胞外液容量高负荷者。目前常用的CRRT 技术各有其自身特点,可根据病情需要个体化合理选择治疗模式和治疗剂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4. 长效红细胞生成素的研究和应用进展
    刘爱春 韦 洮
    中国血液净化    2023, 22 (03): 161-163.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3.03.001
    摘要327)      PDF(pc) (342KB)(789)    收藏
    我国有巨大的肾性贫血及肿瘤放化疗贫血患病人群。长效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具有半衰期长、生物活性高等优势,能降低给药频率和剂量,提高患者依从性、改善贫血治疗效果。本文就长效EPO的设计方案、优势及应用前景进行综述,旨在为促进长效EPO在国内广泛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5. 尿毒症皮肤瘙痒测量工具的研究进展
    李京,宋锴
    中国血液净化    2018, 17 (11): 769-772.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18.11.012
    摘要449)      PDF(pc) (281KB)(2459)    收藏
    【摘要】尿毒症皮肤瘙痒是终末期肾脏病患者最常见的和最令人不适的症状之一。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抑郁和睡眠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死亡率。因此,准确测量尿毒症皮肤瘙痒程度及其影响,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评估治疗效果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外已开发和验证了一些可用于尿毒症皮肤瘙痒的测量工具,而国内该领域相对空白。本文将对这些测量工具进行介绍,分析它们的优缺点,供临床参考使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6. 中国血液透析患者死亡原因及特点分析-DOPPS 研究的启示
    赵新菊, 甘良英, 牛庆雨, 陈育青, 侯凡凡, 倪兆慧, 陈晓农, 梁馨苓, 左力
    中国血液净化    2022, 21 (02): 89-93.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2.02.005
    摘要1355)      PDF(pc) (430KB)(1237)    收藏
    【摘要】虽然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治疗可以提高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的预期寿命,但是与普通人群相比,透析患者死亡风险仍然显著增加。本研究旨在探究中国透析预后与实践模式研究(Dialysis Outcomes and Practice Patterns Study, DOPPS)中HD 患者死亡原因及死亡特点。方法DOPPS 是1 项国际性的前瞻性观察研究,中国参加了DOPPS 5 期研究(2012~2015 年),并完成了队列的随访。中国DOPPS 5 中纳入了1427 名患者。以这些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人口统计学、实验室检查、死亡日期、死亡原因等指标。明确患者死亡原因及死亡时间、地点等特点。结果DOPPS 5 期研究中共纳入1427 名HD 患者,其中北京473例,广州454例,上海500例。患者平均年龄为(59.4±14.9)岁,男性占55.0%,糖尿病患者占25.1%。平均随访时间为1.9 (1.1, 2.1)年。在随访期间共205名患者发生死亡,患者总体死亡率为14.4%,年平均死亡率为8.8%。死亡患者的中位年龄为70(59,79)岁;男性比例为56.1%,中位透析龄为2.5(1.0~5.0)年。北京、广州、上海死亡患者数分别为67, 67, 71 例,年平均死亡率分别为7.9%,10.0%以及8.6%。导致HD 患者死亡的前3 位病因分别为:脑血管意外(含缺血性卒中,19.3%)、充血性心力衰竭(18.2%)和肺部感染(11.6%)。心血管死亡总计为105 例,占51.2%。主要死亡原因排序有性别差异。血液透析死亡患者中70.8%于医院死亡,27.0%患者在家中发生死亡;79.8%患者没有停止血液透析,20.2%患者死亡前停止了HD 治疗。死亡患者中高达62.9%患者在死
    亡前接受了临终关怀治疗。1天中10pm~6am 时段患者死亡风险最高。结论在中国DOPPS 5 期研究中,患者年平均死亡率为8.8%,其中心血管死亡是最主要的原因。在单项死亡原因中脑血管意外(含缺血性卒中)、充血性心力衰竭和肺部感染为最常见的3 种病因,且死亡的病因似乎具有性别差异。大部分患者为可预见的临终状态,1/4 的患者在家中死亡,在无医疗干预情况下,患者夜间凌晨死亡风险最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7. 肾脏数据登记系统概览
    赵新菊,左力
    中国血液净化    2017, 16 (09): 577-581.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17.09.001
    摘要483)      PDF(pc) (303KB)(1433)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8. 抗Xa因子活性检测在血液透析患者低分子肝素抗凝中的应用进展
    王振兴 徐冷楠 付沛颉 党心 毛永辉
    中国血液净化    2022, 21 (05): 365-368.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2.05.014
    摘要796)      PDF(pc) (398KB)(777)    收藏
    低分子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LMWH)是普遍应用的抗凝剂之一,临床常通过抗Xa因子活性来监测其抗凝效应以及评估出血风险,合理的抗Xa因子活性区间在临床指南也都有相应推荐。而具体到血液透析患者中,使用LMWH抗凝时抗Xa因子的监测目标范围尚未形成共识,本综述主要论述抗Xa因子活性检测在血液透析LMWH抗凝中的应用价值,以及具体监测策略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9.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
    王颖, 毕慧欣
    中国血液净化    2021, 20 (01): 43-46.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1.01.10
    摘要520)      PDF(pc) (411KB)(1738)    收藏
    【摘要】皮肤瘙痒是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的常见问题,不同程度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引起焦虑、抑郁、睡眠障碍等,并且与慢性血液透析患者预后不良相关。虽然目前治疗方法有很多种,但发病机制较为复杂,疗效有限。本文从皮肤干燥、免疫炎症假说、组胺、二价离子、阿片样物质假说、甲状旁腺激素、周围神经病变、透析充分性及方式、糖基化假说分别阐述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的相关发病机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0. 甲状旁腺激素及其检测方法新进展
    甘良英
    中国血液净化    2016, 15 (05): 266-268.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16.05.004
    摘要231)   HTML0)    PDF(pc) (664KB)(1238)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