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排行

    一年内发表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 最近1个月下载排行 | 最近1年下载排行

    当前位置: 最近1个月下载排行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中国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钾血症管理指南
    中国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钾血症管理指南工作组
    中国血液净化    2022, 21 (增刊): 1-16.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2.S.001
    摘要2071)      PDF(pc) (905KB)(3265)    收藏
    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治疗是一种挽救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生命和维持生命的方法。2016年我国透析患者约57.8万名。据报道,至2020年底,我国仅HD患者已增至69万余例。高钾血症是慢性肾脏病患者临床常见的并发症,与患者肾功能减退密切相关。随着肾小球滤过率逐渐下降,患者肾脏排泄钾离子的能力下降,高钾血症的发生风险增加。即使是已经进入维持性透析治疗,仍有较高比例的ESRD患者发生或反复发生高钾血症。高钾血症是透析患者出现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表明高钾血症导致ESRD患者的死亡风险是冠状动脉疾病患者的2倍。此外,HD治疗本身的非生理性特点,也会导致治疗过程中患者体内血钾浓度发生大幅度波动,可能增加患者心律失常,甚至恶性心律失常的风险。因此,加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高钾血症的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然而,当前国内外尚无聚焦于MHD患者高钾血症管理的指导性意见。因此,本指南工作组成员基于现有的相关指南性和共识性的推荐,结合中国血液透析的临床实践,撰写了《中国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钾血症管理指南》。指南系统的介绍了MHD患者高钾血症的高危因素、诊断分层、检测治疗、透析处方制定、达标范围、合并用药等内容,体现了MHD患者高钾血症管理的新趋势、新观点,以期对临床医生更好地管理HD患者的高钾血症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铁剂在慢性肾脏病贫血患者中应用的临床实践指南
    《铁剂在慢性肾脏病贫血患者中应用的临床实践指南》编写委员会
    中国血液净化    2022, 21 (增刊): 17-40.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2.S.002
    摘要1170)      PDF(pc) (1508KB)(3054)    收藏
    我国慢性肾脏病贫血患者存在铁缺乏患病率高、诊断不足、铁代谢指标达标率低、监测手段及治疗不规范等问题。基于当前诊疗现状,本指南由肾脏病、血液净化、血液病、药学、公共卫生、统计学专家组成的指南编写委员会共同编写,结合循证医学证据及临床使用经验,系统介绍了慢性肾脏病患者铁缺乏的诊断与鉴别诊断、铁状态的目标与铁剂治疗的时机、铁剂的选择与应用,以及铁剂在合并几种特殊情况时的应用等。目的在于指导、规范铁剂在慢性肾脏病贫血患者中的应用,提高临床诊疗水平。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血液净化模式选择专家共识
    中国医院协会血液净化中心分会和中关村肾病血液净化创新联盟“血液净化模式选择工作组”
    中国血液净化    2019, 18 (07): 442-472.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19.07.002
    摘要883)      PDF(pc) (731KB)(3068)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尿毒症毒素新分类解读
    李超, 韦洮
    中国血液净化    2023, 22 (11): 801-805,815.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3.11.001
    摘要362)      PDF(pc) (521KB)(695)    收藏
    尿毒症毒素的滞留及产生增多会引发一系列尿毒症症状,对全身多系统产生影响,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和高死亡率。2003年欧洲尿毒症毒素(the European Uremic Toxin,EUTox)工作组根据尿毒症毒素的物理化学特性将其分为水溶性小分子化合物、蛋白结合型化合物、中分子化合物三类。随着对尿毒症溶质的新认识、来源的新数据和血液透析方法及膜材料的进展,既往的分类已经不能完全适应血液净化领域的新进展。因此,2020年11月—12月Claudio R作为大会主席召开了一次专家会议并编写了一份专家共识,提出了对尿毒症毒素定义及分类的新见解。本文详述了专家组关于尿毒症毒素的新定义及更具临床导向性的新分类的共识建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全国非透析慢性肾脏病患者贫血风险调查研究(INSIGHT研究)
    全国慢性非透析肾脏病患者贫血调研工作组
    中国血液净化    2022, 21 (增刊): 53-69.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2.S.004
    摘要319)      PDF(pc) (609KB)(1205)    收藏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而贫血是CKD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可增加肾功能恶化风险、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率。为了解我国非透析慢性肾脏病(non-dialysis dependent chronic kidney disease,NDD-CKD)贫血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以及诊疗现状,通过对我国142座城市的1631名肾脏科医师进行问卷调研(问卷内容包括肾性贫血的发病机制与风险、NDD-CKD贫血的管理现状、临床医师贫血诊疗习惯),对现有肾性贫血治疗药物进行评价,了解肾性贫血领域热点及亟待解决的临床问题,以推进我国肾性贫血诊疗水平的全面提升。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人工智能在慢性肾脏病应用现状及展望
    王李胜, 童辉, 杨建国, 刘清泉
    中国血液净化    2022, 21 (01): 59-62.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2.01.014
    摘要458)      PDF(pc) (448KB)(2579)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急性甲醇中毒治疗进展
    周卫敏 童宗武 吴春云
    null    2011, 10 (7): 386-389.  
    摘要325)   HTML0)    PDF(pc) (176KB)(1108)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 血液透析中跨膜压监测的临床意义
    董斌,吴丹,谭惠丽,于颖,师维超,徐艳华
    中国血液净化    2018, 17 (07): 490-493.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18.07.015
    摘要626)      PDF(pc) (396KB)(1754)    收藏
    【摘要】本文详细分析了跨膜压变化的原因与可能造成的危害,并重点对透析机进行跨膜压监测的原理进行论证,尤其强调对医护人员进行跨膜压监测重要性的教育,使其掌握相关预防措施,达到安全高效透析的目的。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9. 长效红细胞生成素的研究和应用进展
    刘爱春 韦 洮
    中国血液净化    2023, 22 (03): 161-163.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3.03.001
    摘要327)      PDF(pc) (342KB)(789)    收藏
    我国有巨大的肾性贫血及肿瘤放化疗贫血患病人群。长效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具有半衰期长、生物活性高等优势,能降低给药频率和剂量,提高患者依从性、改善贫血治疗效果。本文就长效EPO的设计方案、优势及应用前景进行综述,旨在为促进长效EPO在国内广泛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0. 梅毒实验室检测及结果解读
    蔡胜男,伦文辉
    中国血液净化    2017, 16 (10): 661-663.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17.010.005
    摘要395)      PDF(pc) (298KB)(2036)    收藏
    近年来,国内梅毒发病率逐渐上升,梅毒的正确诊断意义重大,本文主要从梅毒的不同实验室检查方法以及结果解读等方面对梅毒的实验室诊断最新进展做一综述。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1. 血液透析患者高钾血症的影响因素及危害
    严森辉, 蒋红利
    中国血液净化    2022, 21 (03): 149-152.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2.03.002
    摘要412)      PDF(pc) (397KB)(807)    收藏
    【摘要】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具有较高的高血钾发生率,且随着肾功能恶化,高钾血症的复发风险逐渐升高。包括透析不当、同时使用升高血钾的药物以及合并某些疾病等许多因素均增加透析患者发生高钾血症风险。透析患者发生高钾血症与其不良预后密切相关,不仅增加患者死亡风险,而且增加急诊就诊和住院次数以及医疗成本。因此,对于ESRD 血液透析反复发生高血钾患者应重视对血钾水平的综合管理,包括对高钾饮食的限制、充分的透析治疗、避免应用升高血钾的药物以及合理使用降钾药物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2. 抗Xa因子活性检测在血液透析患者低分子肝素抗凝中的应用进展
    王振兴 徐冷楠 付沛颉 党心 毛永辉
    中国血液净化    2022, 21 (05): 365-368.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2.05.014
    摘要796)      PDF(pc) (398KB)(777)    收藏
    低分子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LMWH)是普遍应用的抗凝剂之一,临床常通过抗Xa因子活性来监测其抗凝效应以及评估出血风险,合理的抗Xa因子活性区间在临床指南也都有相应推荐。而具体到血液透析患者中,使用LMWH抗凝时抗Xa因子的监测目标范围尚未形成共识,本综述主要论述抗Xa因子活性检测在血液透析LMWH抗凝中的应用价值,以及具体监测策略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3.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护理
    崔文英
    null    2008, 7 (7): 399-402.  
    摘要550)   HTML1)    PDF(pc) (487KB)(2382)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4. 慢性肾脏病的运动康复临床实践指南及专家共识解读
    张帆, 王蔚琼, 张华春
    中国血液净化    2022, 21 (02): 111-114.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2.02.010
    摘要438)      PDF(pc) (406KB)(1218)    收藏
    【摘要】体力活动和运动逐渐成为慢性肾脏病管理的“良药”。2021 年4 月8 日,英国肾脏协会发布《慢性肾脏病的运动和生活方式临床实践指南》,该指南围绕非透析慢性肾脏病、血液透析以及肾移植受者的体力活动/运动、体质量管理、其他生活方式改变等3 方面,提供了指导意见。本文就体力活动/运动这一模块,结合我国专家共识进行解读。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5. Ferrostatin-1在高糖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铁死亡中的作用
    吴子瑜 林 艳 梁媛琦 郭太林
    中国血液净化    2023, 22 (09): 679-684.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3.09.010
    摘要111)      PDF(pc) (774KB)(519)    收藏
    目的 探讨Ferrostatin-1(Fer-1)在高糖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铁死亡中的作用。 方法  ①24只DBA/2J小鼠被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Fer-1干预组、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模型组、DM+Fer-1干预组,每组6只。根据小鼠体质量,连续5天以40 mg/kg新鲜制备的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DBA/2J小鼠以构建DM小鼠模型。Fer-1干预组及DM+Fer-1干预组在造模后每天予腹腔注射Fer-1(2.5 μmol/kg),对照组及DM组予等体积生理盐水腹腔注射,连续12周。通过Western印迹法评估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lutathione peroxidase 4,GPX4)和轻链亚基(solute carrier family 7 A11,SLC7A11)蛋白的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检测肾脏组织内GPX4蛋白的表达定位情况。②用高糖(30 mmmol/L)刺激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uman proximal tubular epithelial cells,HK-2),采用浓度200 nm的Fer-1干预细胞, Western印迹及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的铁死亡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 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DM模型组小鼠肾脏组织的铁(Fe2+)、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上调,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含量降低(t=35.073、15.732、4.954;均P<0.001),铁死亡相关标志物GPX4和SLC7A11蛋白表达量上调(t=12.432、5.484;P=0.006、0.003)。与DM模型组相比,DM+Fer-1干预组小鼠肾脏组织的Fe2+、MDA含量降低,GSH含量增加(t=14.503、4.675、7.124;均P<0.001),铁死亡相关标志物GPX4和SLC7A11的蛋白表达水平上调(t=4.573、27.942;P=0.039、P<0.001)。高糖可诱导体外培养的HK-2细胞铁死亡相关蛋白GPX4和SLC7A11表达减少(t=12.433、7.716;P=0.006、0.019),使用Fer-1可显著增加GPX4和SLC7A11的蛋白表达水平(t=5.136、5.043;P=0.036、0.037)。 结论 高糖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出现铁死亡,抑制铁死亡可能是防治糖尿病肾脏病进展的新策略。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6. 几种连续肾脏替代治疗技术的优缺点比较
    余毅, 王琰, 黄继义
    中国血液净化    2021, 20 (12): 801-804.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1.12.003
    摘要676)      PDF(pc) (469KB)(1094)    收藏
    【摘要】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主要原理是利用超滤作用清除体内过多的水分,以对流方式清除中、小分子溶质,利用吸附清除炎症介质。在临床应用中,不断衍生出各种治疗模式: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continuous venous-venous hemofiltration, CVVH)、连续性静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ontinuous venous-venous hemodiafiltration,CVVHDF)、高容量血液滤过(high- volume hemofiltration,HVHF)、连续性血浆滤过吸附(continuous plasma filtration adsorption, CPFA)、缓慢连续性超滤(slow continuous ultrafiltration,SCUF)、持续低流量血液透析(sustained lowefficiency dialysis,SLED)等等。CVVH 是临床最常用的治疗模式,常用于顽固性心力衰竭、重症急性胰腺炎、横纹肌溶解等的辅助治疗;CVVHDF 近年广泛应用于脓毒血症的治疗,HVHF 常用于重症脓毒血症、感染性休克的患者;CPFA 可用于重度炎症反应综合征和脓毒血症;SCUF 常用于难治性心力衰竭、水肿,细胞外液容量高负荷者。目前常用的CRRT 技术各有其自身特点,可根据病情需要个体化合理选择治疗模式和治疗剂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7. 血液净化透析膜的最新进展
    李 立 综述 王笑云 审校
    null    2007, 6 (11): 610-613.  
    摘要348)   HTML0)    PDF(pc) (266KB)(1452)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8. 血浆置换临床实践中的技术要点
    朱淑华, 龚德华
    中国血液净化    2021, 20 (05): 289-293.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1.05.001
    摘要721)      PDF(pc) (437KB)(1865)    收藏
    【摘要】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是一种用于清除循环中致病性蛋白分子或蛋白结合物质的血液净化手段,已广泛用于临床一些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救治中。其技术形式包括膜分离及离心分离2 种类型。PE 的技术要点包括治疗剂量及频次确定,滤器选择,治疗参数如血流量、血浆分离速度设定,置换液选择,体外循环的抗凝,治疗相关的技术并发症及临床并发症的表现及处理。本文对以上PE技术要点进行了详细阐述,以便临床更好掌握及开展这项技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9. 不同透析液钾离子浓度对透析前血钾及透析中心律失常的影响
    刘日光 陈林 傅君舟 陈浩雄 周姗姗 陈磊
    中国血液净化    2014, 13 (04): 298-301.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14.04.002
    摘要288)   HTML0)    PDF(pc) (407KB)(925)    收藏
    目的 探讨2种透析液钾离子浓度(dialysate potassium, KD)对透前血钾、高钾血症和透析中严重心律失常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一个单中心、开放、自身对照试验,以一定标准纳入病人。于2010年5月某周在用KD =2.0mmol/L(简称 KD 2.0,以下类同)时为所有入组病人查透前血钾(0点)。之后调整至KD 2.5,分别于2周、4周、8周和12周查透前血钾。收集0点前后12周内透析中严重心律失常事件。结果 入组158例患者,2例退出,156例纳入分析。对比KD 2.0,使用KD 2.5虽然使透析中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78% VS 0.47%,P=0.054)。在上调KD 两周后,患者透前平均血钾、高钾血症及严重高钾血症发生率均显著高于0点,分别为4.78±0.80 VS 4.51±0.79 mmol/L、26.9% VS 15.4%、9.6% VS 3.2%,P均<0.05。加予临床干预10周后,透前平均血钾仍高于0点,但高钾血症发生率可下降至0点水平。结论 使用KD 2.5比KD 2.0可使透析中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有下降趋势,但可导致透前高钾血症增多,后者可通过临床干预予以控制。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 紧急起始腹膜透析研究新进展
    吕诗凡, 金海姣, 倪兆慧
    中国血液净化    2020, 19 (07): 433-436.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0.07.001
    摘要450)      PDF(pc) (367KB)(1584)    收藏
    【摘要】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是世界范围内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其起病隐匿,就诊时往往需要紧急起始透析。目前,采用中心静脉置管行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是最常用的紧急起始透析方式,但增加导管相关感染、菌血症、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的风险,且医疗费用较高。近年来,随着自动化腹膜透析(automated peritoneal dialysis,APD)技术的不断进步,紧急起始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的关注度不断上升。多数研究认为,紧急起始PD 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疗效和卫生经济学效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1. 近5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张晓华,李静,王利华
    中国血液净化    2015, 14 (11): 698-702.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15.11.015
    摘要620)   HTML14)    PDF(pc) (475KB)(1684)    收藏
    【摘要】目的对单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ain hemodialysis,MHD)患者的现状及流行病学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为规范临床治疗及持续质量改进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回顾分析2010 年1 月~2014 年12 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肾内科血液净化中心透析超过3 个月的MHD 患者的病例资料,包括患者性别、年龄、医疗费用类型、肾脏病病因、首次透析使用的血管通路、并发症、转归、死亡原因及生存率等。各种相关数据的采集通过全国血液净化病例登记系统完成。结果①近5 年新进入我院血液净化中心的患者人数逐年递增。2010 年1 月~2014 年12 月在我院进行MHD 治疗的终末期肾脏病(end stage renaldisease,ESRD)患者共计513 例,其中男性291 例,女性222 例,男女比例1.3:1。②ESRD 患者开始血液透析的年龄最主要集中在40~49 岁和50~59 岁。③发病原因明确431 例,居前3 位分别是慢性肾小球肾炎207 例占48.0%,糖尿病肾病112 例占25.9%,高血压肾损害46 例占10.7%。④首次透析时使用的血管通路中,临时中心静脉置管居于第1 位,占到76.8%,其次是自体动静脉内瘘占21.5%。⑤血液透析患者的并发症最常见为贫血,其次为高血压、骨矿物质代谢紊乱等。血红蛋白、血压、血钙、血磷和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的达标率均不足50%。⑥513 例MHD 患者,12 人行肾移植,11 人转为腹膜透析,385 人转其他医院治疗,5 人脱离透析,9 人放弃治疗,67 人在我院继续血液透析治疗,死亡24 人。心脑血管事件是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⑦MHD 患者的1 年生存率为93.3%,5 年生存率75.3%,10 年生存率14.6%,生存期最长1 例超过228 月仍在规律血液透析治疗。结论本组MHD 患者以中老年人群为主,男性略多于女性。血液透析患者前3 位原发病因依次为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损害。首次透析时的血管通路以临时中心静脉置管占的比例最高,其次为自体动静脉内瘘,适时透析的问题需得到关注并改进。贫血、高血压、骨矿物质代谢紊乱的发生率仍高且达标率低。心脑血管事件是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随着血液透析治疗时间延长,患者的长期生存率逐渐下降。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2. 2 种不同类型透析机的对比研究
    赵小淋, 任琴琴, 朱晗玉, 马志芳
    中国血液净化    2019, 18 (11): 801-804.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19.11.019
    摘要758)      PDF(pc) (657KB)(1306)    收藏
    【摘要】目的对比中央透析液供给系统(central dialysis fluid delivery system,CDDS)与普通透析机2 种类型设备的透析液洁净度以及故障率,分析CDDS 透析设备的临床应用优势与不足。方法于2017 年8 月~2018 年3 月选择解放军总医院透析中心CDDS 透析机GC-110N 与贝朗德佳透析机各5 台,对比2 组透析机入口与出口处样本细菌、内毒素水平。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2 类透析设备各18 台在2017 年3 月~2019 年3 月期间水路、电路以及其他故障的发生率。结果透析机入口采样点CDDS 组透析机细菌、内毒素水平均低于普通组透析机(t 值分别为11.215、6.468,P 值分别为<0.001,<0.001)。透析机出口采样点CDDS 组透析机细菌、内毒素水平均低于普通组透析机(t 值分别为9.154、5.490,P 值分别为<0.001,<0.001)。CDDS 组透析机水路、电路以及其他故障的总计发生率均低于普通组透析机,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147,P=0.010)。结论CDDS 系统可提高透析液洁净度,降低透析设备故障率在临床应用中具有一定优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3. 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置管护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王慧, 姚苗苗, 张佳馨, 周染云
    中国血液净化    2020, 19 (08): 569-572.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0.08.017
    摘要431)      PDF(pc) (390KB)(1416)    收藏
    【摘要】目的检索、评价和整合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置管护理措施的最佳证据,并对最佳证据进行总结。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Medline、万方、中国知网、维普、JBI 循证护理等数据库,检索范围包括指南、专家共识、系统评价、证据总结及随机对照实验。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0 年3 月1 日。结果最终共纳入文献10 篇,包括指南2 篇、系统评价3 篇、专家共识1 篇、随机对照试验4 篇。结论总结了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置管护理的最佳证据,形成了具体的推荐建议,可为临
    床医护人员提供相关护理循证依据,对科学护理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置管具有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4. 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蛋白结合类毒素的清除作用
    陈香美 初启江
    null    2005, 4 (11): 581-584.  
    摘要404)   HTML4)    PDF(pc) (293KB)(1568)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5. 我国与全球终末期肾病的流行现状
    乔勤 顾波 马骏
    中国血液净化    2014, 13 (10): 729-732.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14.10.013
    摘要480)   HTML19)    PDF(pc) (284KB)(4083)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6. 血液透析相关医疗费用综述
    马颖慧,周子君
    中国血液净化    2016, 15 (04): 244-246.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16.04.013
    摘要227)   HTML1)    PDF(pc) (248KB)(874)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7. 家庭血液透析机技术:全球性概述
    宋明阳, 陈丽婷, 赵建成, 李雪梅
    中国血液净化    2022, 21 (02): 73-76.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2.02.001
    摘要708)      PDF(pc) (1299KB)(881)    收藏
    【摘要】目前,中国大陆有少量进行家庭血液透析的报道,使用机器为传统的透析机。在欧美国家,大部分居家血液透析患者使用专为家庭透析设计的机器。这种居家血液透析机更为小巧,易于操作。本文将简述目前已经在国外使用的家庭透析机及相关技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8.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长期生存分析
    张晓华, 李静, 王利华
    中国血液净化    2019, 18 (12): 826-829.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19.12.005
    摘要643)      PDF(pc) (374KB)(1465)    收藏
    【摘要】目的通过对单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多个相关性因素进行分析,了解影响血液透析患者长期生存的因素,以期提高MHD 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方法回顾分析2010 年1 月~2017 年12 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肾内科血液净化中心透析超过3 个月且转归明确的MHD 患者的病历资料,探寻各项指标对MHD 患者生存率的影响。结果共纳入MHD 治疗的终末期肾病患者235 例,其中男性133 例,女性102 例。MHD 患者1 年生存率为93.7%,3 年生存率81.4%,5 年生存率76.2%,10 年生存率16.4%,生存期最长1 例超过252 月。首次透析时高龄、原发病为糖尿病肾病、每周透析频率<2 次/周、透析前高血磷可增加血液透析患者死亡风险(RR 值分别为1.03, 2.24, 2.34, 1.34;P 值分别为<0.001,<0.001,<0.001,0.034),而首次透析血管通路为自体内瘘、尿素清除指数(Kt/V)≥1.2、较高血红蛋白及血白蛋白水平可降低血液透析患者死亡风险(RR 值分别为0.78, 0.72, 0.76, 0.61;P 值分别为<0.001,<0.001,<0.001,<0.001)。结论随着血液透析治疗时间延长,患者的长期生存率逐渐下降。首次血液透析时高龄、原发病为糖尿病肾病、透析前高血磷为透析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而首次透析血管通路为自体内瘘、透析充分性好、有较高血红蛋白及血白蛋白水平是透析患者预后的保护因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9. 慢性肾脏病高磷血症的研究进展
    陈亚菲 左力
    中国血液净化    2022, 21 (05): 305-308.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2.05.001
    摘要705)      PDF(pc) (383KB)(1066)    收藏
    慢性肾脏病(chronickidneydisease,CKD)患病率高,随肾功能下降,磷代谢异常逐渐加重。我国CKD伴高磷血症呈患病率高、达标率低的特点。高磷血症是慢性肾脏病患者肾病进展、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econdaryhyperparathyroidism,SHPT)、心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本文综述了慢性肾脏病时高磷血症的调控机制及其不良预后的机制。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0. 慢性肾脏病营养治疗的研究进展
    刘海洋, 刘虹
    中国血液净化    2020, 19 (04): 259-262.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0.04.013
    摘要345)      PDF(pc) (310KB)(1791)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1. 我国成人血液透析患者康复治疗的专家共识
    中国康复医学会肾脏病康复专业委员会, 中关村肾病血液净化联盟肾康复专业委员会, 中国医师协会康复医师分会肾康复治疗专业委员会
    中国血液净化    2021, 20 (11): 721-727.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1.11.001
    摘要951)      PDF(pc) (395KB)(1283)    PDF(mobile) (395KB)(49)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2. 透析患者抗生素应用的原则
    吴 华
    null    2006, 5 (11): 792-794.  
    摘要423)   HTML1)    PDF(pc) (248KB)(2255)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3.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体外循环凝血的影响因素及预防对策研究进展
    李克佳, 付月亿, 王欢, 汤莉琴
    中国血液净化    2018, 17 (02): 129-132.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18.02.013
    摘要425)      PDF(pc) (317KB)(1131)    收藏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已在临床广泛应用,非计划下机是CRRT 实施过程中的共性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为体外循环凝血。本文综述了体外循环凝血的影响因素,包括患者因素、护士因素及治疗相关因素,如抗凝方式、血流量、置换液稀释方式、静脉壶及预冲方式等。临床工作中应针对原因采取相应预防对策,包括根据患者特点实施个体化管理、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合理选择抗凝剂、正确的管路预冲和导管维护及严密监测凝血情况等,旨在降低CRRT体外循环凝血发生率,提高CRRT 护理质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4. 肾性贫血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王 曾 张 阳 王 琴 竺奇凡 陈洪宇
    中国血液净化    2022, 21 (07): 469-472.   DOI: doi:10.3969/j.issn.1671-4091.2022.07.002
    摘要104)      PDF(pc) (400KB)(580)    收藏
    肾性贫血是多数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肾性贫血会带来许多并发症,包括心血管疾病、炎性状态、及消化道出血等,在临床纠正肾性贫血时,也要兼顾对并发症的治疗。本文对肾性贫血并发症的机制及治疗等进行文献综述,供临床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5. 血容量反馈控制的原理及应用
    应滋栋, 聂生东
    中国血液净化    2020, 19 (05): 353-356.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0.05.018
    摘要246)      PDF(pc) (258KB)(1482)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6. CKD患者高磷血症治疗进展---新型磷结合剂的应用
    袁群生 郑法雷
    中国血液净化    2013, 12 (03): 156-158.  
    摘要152)   HTML0)    PDF(pc) (167KB)(1293)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7. 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阻塞原因及护理干预对策
    陈丽
    中国血液净化    2013, 12 (10): 576-578.  
    摘要292)   HTML4)    PDF(pc) (293KB)(1336)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阻塞的原因,以期预防或减少血液透析患者内瘘闭塞的发生。方法 对我院2011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109例采用动静脉内瘘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109例血液透析患者中发生血管内瘘堵塞10例(9.17%)。其中血管条件差2例,过度超滤4例,反复定点穿刺3例,压迫不当1例。结论 不适当的护理会影响血液透析患者内瘘堵塞的发生,妥善的护理干预对预防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内瘘堵塞的发生、延长内瘘使用寿命有重要作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8. 活性维生素D对慢性肾脏病患者代谢及肾脏细胞功能的影响
    郭子仪 张紫媛 方敬爱
    中国血液净化    2024, 23 (04): 286-289.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4.04.010
    摘要120)      PDF(pc) (472KB)(204)    收藏
    维生素D(vitamin D,VD)是一种脂溶性类固醇衍生物,其不足或缺乏影响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的钙磷稳态、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及血糖血脂代谢,从而导致一系列并发症的发生,降低CKD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存率。本文将围绕维生素D对慢性肾脏病患者代谢及肾脏细胞功能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为CKD及其并发症的防治提供思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9.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
    王颖, 毕慧欣
    中国血液净化    2021, 20 (01): 43-46.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1.01.10
    摘要520)      PDF(pc) (411KB)(1738)    收藏
    【摘要】皮肤瘙痒是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的常见问题,不同程度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引起焦虑、抑郁、睡眠障碍等,并且与慢性血液透析患者预后不良相关。虽然目前治疗方法有很多种,但发病机制较为复杂,疗效有限。本文从皮肤干燥、免疫炎症假说、组胺、二价离子、阿片样物质假说、甲状旁腺激素、周围神经病变、透析充分性及方式、糖基化假说分别阐述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的相关发病机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0. 血液透析自体动静脉内瘘启用阶段的技术研究进展
    胡婷, 周建芳
    中国血液净化    2021, 20 (06): 395-397.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1.06.009
    摘要280)      PDF(pc) (257KB)(1208)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