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本期目录

    2005年, 第4卷, 第7期 刊出日期:2005-07-12 上一期    下一期
    专家笔谈
    高通量血液透析的可能益处
    季大玺
    2005 (7):  349-351. 
    摘要 ( 354 )   HTML ( 7 )   PDF(256KB) ( 2306 )  
    计量指标
    对血液净化中心管理工作的一些建议
    邹和群
    2005 (7):  352-353. 
    摘要 ( 298 )   HTML ( 0 )   PDF(215KB) ( 527 )  
    计量指标
    论著
    不同钙离子浓度透析液对血液透析患者血压及钙平衡的影响
    汤学宇 熊 勇 陈燕芳 崔 晨 吴冬英 谢吉玉
    2005 (7):  354-356. 
    摘要 ( 619 )   HTML ( 0 )   PDF(209KB) ( 302 )  

    目的 研究不同钙离子浓度透析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透析过程中血压及钙平衡的影响,为透析患者选择个体化的钙浓度提供依据。方法 17例血钙正常的稳定的MHD患者分别使用钙离子浓度1.25mmol/L(DCa1.25)、1.50mmol/L(DCa1.5)和1.75mmol/L(DCa1.75)的透析液进行血液透析(透析液其他成分不变),每次透析4h。监测透析前后血压,检测透析前后血清总钙(tCa)、离子钙 iCa)。结果 使用DCa1.25时,透析后血压及tCa、iCa均较透析前明显降低(P<0.05)。使用DCa1.50时,透析前后血压及tCa、iCa均无明显变化(P>0.05)。使用DCa1.75时,透析后血压及tCa、iCa均较透析前明显升高( P<0.01)。结论 对于血压正常、透前血钙正常或轻度低血钙者,DCa1.50的透析液是适用的; 对于MHD中出现明显高血压、高钙血症患者, 应当短期使用 DCa 1.25的透析液;对于MHD中出现明显低血压、低钙血症患者,短期使用DCa1.75的透析液是恰当的。总之,透析液钙浓度不能对所有患者都标准化,应该注重个体化的钙浓度。

    计量指标
    不同透析膜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氨基酸谱的影响
    李铭新 薛 骏 丁 峰 陆福明 顾 勇 林善锬
    2005 (7):  357-360. 
    摘要 ( 472 )   HTML ( 6 )   PDF(256KB) ( 479 )  
    目的 研究不同透析膜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氨基酸谱的影响及其透析液中氨基酸的丢失。方法 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分别测定采用聚砜膜(A组)、铜仿膜(B组)、复用铜仿膜 (C组)的3组患者透析前、透析后血清氨基酸谱及其透析液中氨基酸的丢失量。结果 A组透析后血清谷氨酸、谷氨酰胺、丝氨酸、半胱氨酸、脯氨酸、酪氨酸水平降低(P<0.05)B组血透析前后血清氨基酸谱无明显变化;C组透析后血清天冬氨酸、苏氨酸水平降低(P<0.05);A组和B组患者透析液中丢失的氨基酸差异无显著性,C组患者透析液中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丝氨酸、酪氨酸的丢失明显小于A、B两组(P<0.05)结论 不同透析膜对患者血清氨基酸谱的影响是不同的,取决于膜的物理化学特性和生物相容性。
    计量指标
    Fogarty取栓导管在急性瘘管栓塞中的应用
    李保春 陈 玉 郭志勇 许 静 付 鹏 于 光
    2005 (7):  361-362. 
    摘要 ( 504 )   HTML ( 0 )   PDF(218KB) ( 715 )  
    目的 观察应用Fogarty取栓导管处理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 切开瘘管,以F3导管在球囊萎瘪的状态下轻柔地插入血管腔,导管穿过血栓后,注入肝素盐水使导管球囊向近侧插入,然后充起球囊导管,逐渐拉出导管,使血栓或栓子一起摘除。结果 Fogarty球囊导管取栓术18例,15例使用效果良好,血流量可达250ml/min以上,完全可满足血液透析需要,3例患者透析血流量不足,6例患者重新栓塞,12例长期使用,最长26月。结论 Fogarty取栓导管处理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效果令人满意,尤其是有利于保存患者的原瘘管血管,延长瘘管使用寿命。
    计量指标
    老年尿毒症患者建立鼻烟窝动静脉内瘘应用于血液透析的临床研究
    汪年松 乔 勇 俞 岗 崔勇平 王 锋 范 瑛
    2005 (7):  363-365. 
    摘要 ( 490 )   HTML ( 1 )   PDF(235KB) ( 395 )  
    目的 探讨老年尿毒症患者建立鼻烟窝自体动静脉内瘘的临床特点。方法 比较老年和青年尿毒症患者建立鼻烟窝自体动静脉内瘘应用于血液透析的临床疗效。结果 本组232例鼻烟窝动静脉内瘘中,老年鼻烟窝动静脉内瘘为104例(44.8%),青年鼻烟窝动静脉内瘘为128例(55.2%);两组患者的平均血管吻合口内径,透析时的平均血流量,内瘘的平均成熟时间,内瘘用于透析的平均时间,内瘘1个月、1年、2年和3年通畅率,血栓形成、动脉瘤、肿胀手综合征和窃血综合征的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结论 自体鼻烟窝动静脉内瘘为老年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最佳选择之一,值得推广。
    计量指标
    腹膜透析对尿毒症患者QT离散度的影响
    王 健 肖明英
    2005 (7):  366-368. 
    摘要 ( 534 )   HTML ( 0 )   PDF(234KB) ( 227 )  

    目的 探讨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对尿毒症患者QT离散度的影响,并分析导致QT离散度延长的原因。方法:以首次进入透析并进行标准、规则腹膜透析六个月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共28例。于透析前后检测血清钾、镁、钙、磷、肌酐、尿素氮以及血HCO3-,血浆白蛋白等,做心脏彩超检查,测算出左心室重量指数;做标准十二导联心电图检查,测出QT离散度(QTd)及校正的QT离散度(QTcd),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经过透析后,患者血清钾、磷、镁、肌酐和尿素氮水平均较透析前明显降低,具有显著意义。血钙、HCO3-较前升高,也具有显著意义。左心室重量指数较前增加,但差异无显著性,QTd较前延长,无显著意义,QTcd较前延长,有显著差异。对透析前数据进行多元相关分析显示:透析前尿毒症患者QT离散度的增加与左心室重量指数和血清肌酐水平呈显著正相关,而与血钙水平呈显著负相关。透析后患者QT离散度的增加与左心室重量指数和血清肌酐水平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腹膜透析可能导致QT离散度延长,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与透析使左心室肥厚进一步加重有密切关系,而且本研究还发现透析后尿毒症状态改善的程度对QT离散度也有显著影响。

    计量指标
    以尿素清除率为依据对透析器复用次数和清除效果的初步探讨
    多景华 王 凯 张淑艳 曾春艳 李华颖 赵桂芝 李长杰 刘文霞
    2005 (7):  369-371. 
    摘要 ( 722 )   HTML ( 2 )   PDF(205KB) ( 289 )  
    目的 探讨高通量F50透析器和F6透析器的复用次数及其溶质清除效果。方法 通过在线尿素清除率监测(OCM)测定60例患者,在其使用F50和F6透析器第1次及其复用第3、6、9次时Kt/V值的变化及透析器血室容积(Tcv)的数值。并对部分患者检测了透析前后血清尿素水平计算了 Kt/V值。结果 60例使用F50透析器的患者在第1次使用及其复用中,Kt/V值相互间比较均差异无显著。复用的F50透析器质量检测也全部合乎要求。使用F6透析器的患者在第1次使用及其复用中,Kt/V值相互间比较也均无显著下降。但F6透析器在复用至第9次时约90%的Tcv下降≥20%。检测的Kt/ V值与OCM监测的Kt/V值比较无明显差别。结论 F50透析器复用至第9次时,其质量和清除效果无明显改变。F6透析器复用至第9次时Kt/V值与第1次使用时比较下降无统计学差异,但大多透析器Tcv下降≥20%,故F6透析器复用不应用超过9次。
    计量指标
    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慢性肾衰患者血清瘦素水平的影响
    苗 华 朱竹先 崔美玉 魏 勇
    2005 (7):  372-374. 
    摘要 ( 546 )   HTML ( 0 )   PDF(221KB) ( 229 )  
    目的 探讨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清leptin的影响。方法 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60例,分成3组:血液透析(HD)组,血液滤过(HF)组,血液灌流(HP)组。正常对照组20例,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治疗前后及对照组血清Leptin水平。结果 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清leptin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HD对血清瘦素水平无明显影响,HF和HP可以显著降低CRF患者血清leptin水平,且HP优于HF。结论 HP和HF可以较好的清除血清瘦素,改善患者营养状态。
    计量指标
    基础研究
    糖皮质激素对人腹膜间皮细胞分泌细胞外基质的影响
    刘 新 彭佑铭 刘伏友 魏佳莉
    2005 (7):  375-378. 
    摘要 ( 531 )   HTML ( 0 )   PDF(316KB) ( 233 )  
    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对人腹膜间皮细胞分泌细胞外基质的影响。方法 采用胰蛋白酶消化法从人腹膜组织中分离间皮细胞,建立稳定的体外培养模型。将第三代细胞转板,至细胞融合后,将其分为:①对照组(F12);②2.5%葡萄糖组(F12+葡萄糖2.5%);③LPS组(F12 + LPS10mg/L);④2.5%葡萄糖加DXM组(DXM为3种不同的浓度,依次为10nmol/L、100 nmol/L、1000nmol/L);⑤LPS加DXM组(DXM为三种不同的浓度,依次为10nmol/L、100nmol/L、1000nmol/L);所有分组均培养24h后收集细胞上清液,低温离心(1000 r/m)5min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上清液中纤维连接蛋白(FN)和纤溶酶原抑制剂(PAI-1)的含量。结果 ①腹膜间皮细胞在2.5%葡萄糖和10 mg/L LPS 刺激下分泌FN及PAI-1明显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10mg/L LPS组分泌FN及PAI-1较2.5%葡萄糖组分泌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②腹膜间皮细胞在2.5%葡萄糖加入不同浓度的DXM(10nmol/L、100nmol/L、1000nmol/L)干预后,24h内分泌FN及PAI-1较2.5%葡萄糖组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5);③腹膜间皮细胞在LPS加入不同浓度的DXM(10nmol/L、100nmol/L、1000nmol/L)干预后,24h内分泌FN及PAI-1较LPS 组减少,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计量指标
    高糖、尿毒症血清对人腹膜间皮细胞VEGF表达的影响
    于 青 赵东杰 徐 琦 姚 建
    2005 (7):  379-380. 
    摘要 ( 597 )   HTML ( 0 )   PDF(276KB) ( 264 )  
    目的 高糖、尿毒症血清对人腹膜间皮细胞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组化方法来观察高糖、尿毒症血清对人腹膜间皮细胞VEGF表达的影响。结果 高糖、尿毒症血清组VEGF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 高糖、尿毒症血清可促进人腹膜间皮细胞VEGF的表达,可能导致腹膜新生血管的形成,从而引起腹膜超滤衰竭。
    计量指标
    全反式维甲酸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脏的作用
    朱 丹 桂保松 卫小红 姚钢炼 高登峰 宁 宁 张红莉
    2005 (7):  381-383. 
    摘要 ( 542 )   HTML ( 0 )   PDF(232KB) ( 223 )  
    目的  研究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retinoic acid,at-RA)在单侧输尿管梗阻(unilateral uretreal obstructive,UUO) 大鼠模型中对肾间质肌成纤维细胞(MyoF) 的积聚及胶原Ⅲ(col Ⅲ) 沉积的影响。方法 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UUO组、维甲酸大剂量组,维甲酸小剂量组,苯那普利组。后3组分别给予全反式维甲酸20mg、10mg·kg-1·d-1和苯那普利10mg·kg-1·d-1。术后第14天处死各组大鼠,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 及colⅢ的表达。行HE、MASSON染色观察肾脏病理变化。结果 全反式维甲酸可显著减少肾间质区MyoF积聚,减轻colⅢ的沉积,并改善肾脏的病理学变化。结论 全反式维甲酸可通过减少肾间质区MyoF积聚,减轻col Ⅲ的沉积而改善UUO 所致的肾间质纤维化。
    计量指标
    TGF-β1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血小板反应蛋白1的表达
    邹贵勉   张 璟  周飞舟
    2005 (7):  384-386. 
    摘要 ( 452 )   HTML ( 0 )   PDF(285KB) ( 388 )  
    目的 探讨在TGF-β1诱导下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Cs)血小板反应蛋白1(thrombospondin 1, TSP-1)的表达变化。方法 实验分二组:对照组(C组)用无血清培养基(FSM)培养人肾小管上皮细胞;TGF-β1组(T组):用含TGF-β1 20ng/ml的FSM培养HKCs。各组观察24、72和120h 3个时相点,分别为C1、C2、C3和T1、T2、T3亚组。用免疫细胞化学及逆转录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TSP-1 及其mRNA的表达的变化。结果 T1组比C1组TSP-1表达无显著差异( P>0.05),T2、T3组与C组相应时相点比较TSP-1表达显著增高(P<0.01),T组组内比较随时间延长,TSP-1表达逐渐增高。结论TGF-β1能诱导HKCs表达TSP-1,呈时间依赖性。
    计量指标
    短篇论著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
    王继军
    2005 (7):  387-388. 
    摘要 ( 363 )   HTML ( 0 )   PDF(186KB) ( 511 )  
    计量指标
    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预防透析低血压的效果观察
    王俊霞 薛艳丽
    2005 (7):  389-390. 
    摘要 ( 358 )   HTML ( 0 )   PDF(200KB) ( 470 )  
    计量指标
    短篇报道
    腹膜透析合并巨大腹腔及腹壁交通性脓肿1例
    庄 震 孙玲华 韩庆烽
    2005 (7):  390-390. 
    摘要 ( 378 )   HTML ( 0 )   PDF(151KB) ( 183 )  
    计量指标
    血液净化相关产品与技术
    短时高效血液透析与普通透析疗效的比较
    王 曦
    2005 (7):  391-392. 
    摘要 ( 358 )   HTML ( 0 )   PDF(196KB) ( 190 )  
    计量指标
    血液灌流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25例疗效观察
    李 清 屈德瑞
    2005 (7):  393-393. 
    摘要 ( 351 )   HTML ( 0 )   PDF(154KB) ( 208 )  
    计量指标
    血液净化中心管理与技术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糖尿病肾病(尿毒症)的疗效观察
    周生明 刘 伟
    2005 (7):  394-395. 
    摘要 ( 347 )   HTML ( 0 )   PDF(246KB) ( 237 )  
    计量指标
    整体化护理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
    徐 立 杨金芳 藏明霞 郑明香 王 辉 刘必成
    2005 (7):  396-397. 
    摘要 ( 394 )   HTML ( 0 )   PDF(191KB) ( 201 )  
    计量指标
    肝素加林可霉素混合液封管预防中心静脉置管感染价值的探讨
    曾文淼 朱 宁 张 凝 范敏华
    2005 (7):  398-399. 
    摘要 ( 414 )   HTML ( 0 )   PDF(178KB) ( 458 )  
    计量指标
    减轻动静脉内瘘穿刺方法及技术
    梁 萱 吴 艳 王建华
    2005 (7):  400-401. 
    摘要 ( 357 )   HTML ( 0 )   PDF(216KB) ( 282 )  
    计量指标
    短篇报道
    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并发重型多形红斑1例
    杨文龙 陈 芳 何金秋
    2005 (7):  402-402. 
    摘要 ( 359 )   HTML ( 0 )   PDF(168KB) ( 198 )  
    计量指标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尿毒症脑病2例
    吕志敏
    2005 (7):  403-403. 
    摘要 ( 349 )   HTML ( 0 )   PDF(174KB) ( 328 )  
    计量指标
    膜式血浆置换联合环孢素A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的临床体会
    许树根 梁 萌 黄昭宣 庄 靖
    2005 (7):  404-405. 
    摘要 ( 361 )   HTML ( 0 )   PDF(179KB) ( 321 )  
    计量指标
    腹腔灌洗(腹腔内置管)治疗严重自发性腹膜炎1例
    孙兴安 朱红欣 金福东
    2005 (7):  405-405. 
    摘要 ( 369 )   HTML ( 0 )   PDF(152KB) ( 199 )  
    计量指标
    血液净化对百草枯中毒的抢救体会
    贾中勤 令狐路线 郭祚国 原宇宙 王趁心 张朝选
    2005 (7):  406-406. 
    摘要 ( 339 )   HTML ( 0 )   PDF(180KB) ( 193 )  
    计量指标